作品一:仁愛•由心出發

——讀《論語》有感

當我翻開《論語》,彷彿令我走回到三千多年前,感受那時百家爭鳴的思潮湧動,走進孔子理想的仁愛世界。仁愛,是儒家思想的奠基石,是做人的根本,我認為,我們不僅要用心去愛自己,還必須用心去愛別人。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愛呢?


「恭則不侮」,體貌莊重不會招致侮,為人有儀表和風度,要畢恭畢敬地去待人。對別人恭敬更多,自己就會得到更多;反之亦然。

就像我們在學校做報告的過程中,有的同學為了完成報告而費盡心思,有的同學卻懶於幫忙,到最後關頭卻挑三揀四,但撫心自問:我們是否尊重過一直在努力的同伴們?是否珍惜過他們的默默勞動?懶惰懈怠、指手畫腳,並不是你們對待報告應有的態度;積極上進、熱心助人,才是你們真心誠意做報告的態度。既然我們有緣分被分到同一小組完成報告,就應該要互相恭敬、互相尊重,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我們想要得到怎樣的待遇,就要時時刻刻以恭敬之心對待別人。所以,「恭」是「仁」的第一步。


「寬則得眾」,待人寬厚才會得到擁護。孔子認為,無論是為人還是從政,都要以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就如《論語》中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大概是說,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這才是君子的行為。

每個人都有一段叛逆期,我也不例外。那時的我自由放任,像剛放出籠的小鳥,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根本不理睬父母的勸阻。有一次,我和同學們聚會,儘管手機上顯示父母有多少個未接來電,我也置之不理。待我回到家裡,父母詢問我為甚麼不聽電話,我以種種藉口來「反駁」他們,他們被我像「機關槍掃射」一樣,句句都反駁了回去,也不計較,仍然苦口婆心教導。若不是父母的句句關心、事事包容,我會自省嗎?可見「寬容才是最好的教育」。


「信則人仁焉」,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規範。在我們為人處事的過程中,最起碼應該遵守誠信,沒有誠,便會全盤皆輸,顆粒無收,墮入無底之淵。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無法彌補無誠的過失。相信「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我們都還記憶猶新吧。故事中,曾妻要到市集買菜,年幼的兒子想隨母親一同前往,她就敷衍地對孩子說:「不跟著去市集,晚飯就宰了院子裡的豬來做菜。」可是當時曾妻並不打算守諾,曾子得悉情況後,堅持宰了豬給兒子吃,最後給孩子樹立了誠信的好榜樣。

平常我們在報紙上,不時看到一些人或事,因為喪失誠信而變得孤立無助,甚至禍不單行,便是不守「信」之過。


「敏則有功」,辦事勤敏會取得功績。我們還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敏捷的反應,否則只會眼睜睜地被別人搶走機會。怎樣才能做到「敏」呢?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時常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分毫的細節地方發現微弱變化,從而做出對策。

曾經有一所大學做過一個實驗,把反應極為敏捷的青蛙,扔到一個滾油的鍋裡面,這青蛙竟然非常快速地從油鍋裡跳出來,倖免於難;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個盛滿冷水但又不斷加熱的鍋裡面,這個青蛙卻毫無知覺,且被活活燙死。這個實驗,正提醒人們「敏」的重要性。


「惠則足以使人」,施人慈惠足以能夠指揮他人。做人要擁有寬廣溫柔的胸懷,待人和善慈愛,常常施惠於人。

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很多上市公司的領導者為了能夠挽留優質的技術人員,不惜花上百萬的資金,為這些高技術人員買房子,讓他們有個安樂窩,好好組建家庭,能夠安心工作。最終,公司和公司的領導者也會因「惠」及別人而得益。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做一個仁愛之人,就必須要有恭、寬、信、敏、惠五種態度,還要把握好尺度,我們可以去愛,但不要愛得氾濫;我們可以去恨,但不要恨得過份,社會才能長治久安,人生才能活得美滿。孔子的人生哲理,需要我們慢慢去琢磨,細細去品味,更需要我們親身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