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七:論儒學,言忠恕——我讀孔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踏上歷史的巨輪,追溯著源遠流長了兩千多年的儒家之學。跨越百家爭鳴的動盪,歷經千年不朽之傳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不僅世代渲染著華夏兒女,同時還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們。《論語》是儒家智慧的結晶,歲月的流逝亦為其奠定下世代亙古的肯定。再一次翻開《論語》,閱讀這部經典巨著,書中令我熟悉的文字,卻給我帶來了湧自內心更深層的感受!

還記得當我第一次閱讀《論語》,自以為瞭解了句中意思後便是參透全書。現在看來,《論語》就是一座巨大的冰山,而我僅是通曉了其中一角而已。縱使先前早曾閱過,但書中字字珠璣、句句精闢,每一則都是孔子經歷了半世春秋浮華後所總結的人生道理,時代的無奈交融著人生之閱歷,並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解釋其盡的。遊歷在儒學經典間,沉醉於文學巨著中,字裡行間使我有了一種新的領會!每一次品味,都帶回一份收獲。終於明白天縱之聖——孔夫子一生都在傳承貫行的儒學便是忠恕之道!


忠・中人之心
「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何為忠?即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在《論語》中,忠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標準。若是想要盡到忠,則必須先由個人做起。

時代的解放帶來了高速發展的世界,沒錯,如今的二十一世紀是如此先進繁華,但燈紅酒綠的世界背後卻隱藏著人性的黑暗與道德的敗壞。時代在進步,可人性道德竟日趨糜爛。從三鹿乳業集團來看,再到注水牛肉、染色饅頭、有毒蔬菜等,各類食品公司被爆發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這難道不是一件又一件真實社會中的寫照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是無忠,支持你的人也不會再繼續。錢沒了還可以再賺,但人格的破產不僅令你無法東山再起,更會背負下身敗名裂的痛苦。

我們心中良知的標準有多高?要盡忠的對象又是甚麼?我想問:難道那些無良奸商心裏的對象只有金錢,度量的標準也只是金額的多少嗎?對於他們而言金錢真的比一切都重要是嗎?我感概,更可悲的是這群盲目拜金的人們。他們被這個物欲縱流的世界所污染,華麗的衣著下是醜惡的靈魂。沒有了良知、丟去了道德、更改了原則更遺失了為人之忠,這與一副行屍走肉沒有區別。

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定好心中良知的標準。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做人,如果沒有了忠,那麼即便是建立起若大的帝國亦會傾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謂忠,就應該以忠實誠信之心待人,以恪盡職守之態處事!


恕・如人之心
「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 何為恕?即推己及人,如人之心。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先提出「恕」,最主要是強調出寬容理解之心。由自己的心出發,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做任何事之前都先想想他人,若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這個道理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是仁學理想的道德體現,亦是尊重他人的精神品格。

道理我們都明白,但真的想要做到卻不容易。在現實與觀念的論辯中,大多數人都輸在思想上。第三十二屆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擔任過海軍助理部長。有一次他的朋友到訪,友人在談話間問及到海軍在加勒比海某島建立基地的事情。「我只要你告訴我,」他的朋友說:「我所聽到有關基地的傳聞是否屬實」這位朋友所問的事在當時是機密,但好友相求,又怎能拒絕?這時,羅斯福往四周環視並壓低聲線問:「你能保證絕對保密嗎?」好友立即回答「能!」羅斯福微笑地說:「那麼,我也能。」
這則故事讓人懂得換位思考是多麼重要,瞬間明白了寬容理解的含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你只需要想像一下如果你不幸遭受到厄運,正因為你真切感受過那種痛苦,所以一定不會希望有人和你一樣。為甚麼?其實道理很簡單,僅是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罷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恕,就是要有推己及人之思學仁,盡將心比心之德為仁!

儒家精髓,何為貫之?君子之道,忠恕而已。宋代朱熹釋:「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恕二字,故為一道。「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孔子提倡「仁」學之理,而忠恕之道則在現實生活中具體詮釋了「仁」的應用,是度量行為道德的標準,更是貫穿儒家之學的核心內容。總體而言,「忠恕」就是「仁」。

《論語》佳作,流芳百世,忠恕之道,傳承千載!縱然聖人已逝,可儒學思想卻早已融入時代,滲入人心。經典佳作永遠不會過時,忠恕之道更展現了人世間真理的內涵,是哲學與智慧融洽的精粹!必須由心而論,用心體會,真心感悟,才能真正瞭解書中所言忠恕之意,領略忠恕之道的真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