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 一等獎 ‧

走近二千年前的老師

張漪彤(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在中國戰事連連的春秋戰國時代上,出現了無數偉大的思想家,哪一位的思想影響後世最為深遠呢?是推崇「絕聖棄知」的老子,還是愛人如己的墨子?是凡事依法的韓非子,還是認為「人性本惡」的荀子呢?在眾多的思想家中,我則首推被後世稱頌為「萬世師表」的孔子。

孔子的學說雖然博大精深,但卻顯淺易懂;無論在學習、道德或政治上,都使讀者受益不少。然而,每個人所理解、所學習到的,都不會完全一樣。當我在《論語》的字裡行間漫遊時,發現自己身處的地方,交織著道德倫理的經線和仁愛禮義的緯線;當我在孔子的思想之海徜徉時,彷彿親眼看見這位「克己復禮」的聖人講學,親耳聽到了來自二千年前的諄諄教誨。

若果繼續探討孔子的思想學說,會發現他的學道其實是想帶領世人通往幸福世界的道路。他勸勉君主要「其身正」、「為政以德」、「養民也惠,使民也義」;他亦教導百姓「事父母,竭其力;事君,致其身」,凡事都應「喻於義」。如果人人都依照他的話來做事、生活,那麼,這就會是一個國泰民安、君臣和睦、和樂融融的美好世界了。

但,孔子的努力耕耘,在現今的社會,卻沒有多少的人在實行。他認為「百行以孝為先」,但現在天下間又有多少真的會盡心盡力侍候父母、內心毫無半句怨言的孝子賢孫呢?孔子反對人們每天都「巧言令色」、凡事都「喻於利」,可是我們卻每天都戴著謊言的面具,凡事以己身利益為先,為的,就是希望在這個殘酷、虛偽的世界中生存。他希望統治者處理政事,可以做到「近者悅,遠者來」,可惜如今世界各個種族的分歧極大、戰爭不斷,他們嘴上說自己是為正義而戰,為自己所信奉的神而戰鬥。正邪是沒有絕對的準則,警察不一定是擁有正義之匙,而黑社會亦不一定是守護著邪惡的大門;那麼,他們所堅持,所捍衛的「正義」,又是否正確,是否絕對呢?還是他們所信仰的神明,是一個希望看見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這種慘況的戰神?到底希望戰鬥的是神,還是人?孔子他亦主張統治者應「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但世界各國都因為統治者的一己私欲、一句說話、一道命令,而陷入無休止的戰爭中,使無數的生命化成亡魂,使無數的希望變成淚水。

那麼,我們豈不是與孔子所主張的幸福理念背道而馳,與孔子所開拓的美好世界失之交臂?就目前來說,確實是這樣的。但,一切並非已是定局。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國際形勢,不能使這個世界變得理想;不過,至少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雖然我們現在不能時刻陪伴在父母的身邊關心他們,甚至是使他們衣食無憂;但至少可以在他們下班回家後,送上一句短短的問候;嘗試去分享他們的喜悅,嘗試去分擔他們的痛苦。我相信,沒有一位父母是不感動的,他們一定會展現最燦爛的笑容,甚至是真摰的淚水回應你的關懷。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應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讓他們為自己的事而操心。這樣對我們來說,已是盡孝道了。其實,孔子認為真正的孝不只是供養父母,而是令他們可以因你而露出愉悅的神情;不是在他們死後舉行盛大的葬禮,而是在他們在世時好好對待他們。不過,在這個以錢財掛帥的現實世界,要捨棄一直以來的價值觀又談何容易呢?雖然我們時刻都記掛著自己的利益;但我們並未完全成為錢財的俘虜。因為當我們看見可憐的乞丐時,會同情他們、憐憫他們;當別人需要幫忙時,我們都一定會伸出援手。我們並未奢望會有任何回報,只是一心一意去幫助他們;無論結果如何,我相信沒有人會後悔去救濟別人。那麼,便可證明我們還存在著惻隱之心,並非只顧己身利益。而且,錢財真的這麼重要嗎?值得我們窮盡一生,捨棄一切去忘我地追求嗎?當我們死去時,我們有辦法把它留在身邊,把它帶到來生使用嗎?

孔子思想學說的中心是「仁」。雖然我們未必可以成為好像孔子那樣流芳百世的聖人;但我們卻可成為一個擁有仁德之心的人。我相信,只要我們依循著孔子的話,終有一天,我們所期望幸福便出現;雖然可能會與孔子所見的略有不同,但,這一定會是一個美好的地方,一個沒有絲毫機心、沒有半句謊言、沒有一滴淚水的幸福領域。

自小,我們便從孔子那裡學會了很多終生受用的知識、獲得了無數使我們步向至善境界我智慧。其實,孔子留給我們的,並不是只有《論語》這部珍貴的典籍;也不是只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偉大的思想;還有「仁」這永垂不朽的精神。孔子 — 一個無愧於「萬世師表」之名的聖人。因為如果沒有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許就沒有今天如此強大的中國、也沒有如此團結的華夏民族、

更加沒有十三億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的中華兒女。

‧ 二 等獎 ‧ ( 以下名次按學校筆劃排列 )

孔子向我論「孝」

鐘杏桃(東南學校)

「唉!我知道啦!」「很煩啊!」「別說那麼多次吧!」這些可說是我每日必說的話,它們都己變成我的口頭禪了,這都是因為我有一對愛嘮叨別人的父母。

但是,今天當我又對母親說了我的口頭禪後,竟彷彿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家正摸著他那銀白色的鬍子 ─ 他正是萬世師表孔子,他跨越時空來到我面前,他向我論起「孝」來。

孔夫子一來便向我道出「孝」的重要。「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告訴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乃實行仁道的根本,根本建立穩固了仁道就自然產生了。我想了一會兒,覺得這話挺有道理的。可是為人子女,要怎樣才可做到孝順父母呢?於是我又想向孔子請教一下,可是眼前卻只見朦朧一片。「難道孔子是想讓我自己思考嗎?」我心中不禁想。一會兒,孔夫子又忽然出現在燈光明亮處,他說:「你想到了嗎?」我便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說出來,我認為孝順應該是經常幫助父母做家務,長大後好好供養他們,給他們足夠的生活物質。孔夫子伸出皺皺的手往鬍子掃了一掃,既嚴肅又慈祥地對我說,只需做到三個方面就可以了。

第一,我們孝順父母,要恭恭敬敬。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為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說明了如果我們對父母沒有恭敬體順之心,那麼和供養牲畜有何差別呢?即使我們給父母豐衣足食,他們也不會高興的,因為得不到我們的真心尊敬。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又說明了我們要以和顏悅色的態度侍奉他們,要主動幫他們辦事,這都是對父母盡「孝」的表現;第二,我們要懂得保護自己。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告訴我們不僅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還要保護自己的思想健康。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不正是提醒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安全嗎?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讓父母擔憂,這也是對父母「孝」的表現;第三,我們孝順父母,還要對他們的事時刻掛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之喜,一則以懼。」這正是告訴我們要記住父母的年齡,一方面為父母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父母的衰老而憂懼。即使是一些微細的事情,也應時刻記在心中,才稱得上是對父母盡了「孝」。

至於為人子女的我,有做到這三個方面嗎?我敢大聲有理地對著別人說自己是個孝順的女兒嗎?面對父母的關心問候,我總是不耐煩地以我的口頭禪作出回應。記得每一天早上,媽媽總會多次提醒我帶鑰匙,但我總是回答:「我記得了啦,不用說那麼多次吧!」但終於有一次我忘了帶鑰匙。爸爸視力不太好,每次都會叫我唸報紙給他聽,我總會以一副不願意的樣子回答:「唉!我知道啦。」這樣的一個我,不僅沒有和顏悅色的對待父母,反而要父母經常憂心於我,這些不孝行為都使我既慚愧又內疚。聽過孔子的一番說話後,我覺得是時候要做好為人子女的本份了,比如我們應對待父母應和顏悅色,真心真意對待他們,讓「孝」這美德能夠代代相傳下去。我常常聽到一句話:「你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就如何對待你。」就讓我們來向這位德高望重的孔夫子學習吧?

燈光漸漸變得暗淡,隨著我合上《論語》一書之時,我想像中的孔子亦己消失得無影無,但是《論語》中論孝的內容,卻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蕩漾著,蕩漾著,永遠也不會消失。

請珍惜你能行孝的時光

李汝思 ( 東南中學 )

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 , 自古就被人們奉行。   孫中山 先生曾說: “ 談到中國固有的道德 , 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先是 ‘ 忠孝 ‘ ”。講到 ‘ 孝 ‘ 字 , 我們中國比各國進步得多。有個笑話 , 說的是在一所公寓裏 , 住有美國人、法國人、猶太人和我們中國人。公寓失火了 , 美國人首先救出了妻子 , 法國人首先抱出了情人 , 猶太人首先搬出了保險箱。我們中國人呢 ? 首先背出來的是自己的老娘。這則笑話形象地道出了中國人的孝親的情操 , 深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精髓 . 孝可以使家親密和諧 , 孝可以使家溫馨幸福。   一個人在家如果能孝敬父母 , 那麼到了社會以後就會關心他人 , 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愛護。整個社會也就變得溫馨、和諧。今天 , 社會現代了 , 生活、工作節奏加快了。但無論世界怎樣變化 , 這不僅僅是人的天性 , 更是一種文明的進步 , 人文的光輝。 在儒家思想看來 , 孝是天經地義的至德要道 , 孝被擺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

子曰:“父母之年 , 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 , 一則以懼。” 而後一層意思的“懼”字 , 更能警醒世人要及時行孝 。孔子叮囑為人子女者 , 對父母的年事應當念念在心 “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 , 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隨著歲月的流逝 , 我們慢慢長大 , 父母亦開始慢慢的老去。所以我們應該在父母有生之年竭盡全力侍奉他們 , 關心他們。使他們有 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孟武伯問孝。子曰: “ 父母惟其疾之憂 ”。 孔子沒有正面回答什麼是孝 , 而是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去直接引發孩子的孝心。 當 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 , 那種憂愁、擔心多麼深刻啊 ! 烏鴉有反哺之情 , 人有反哺之心。在歷史上 , 有許多關於孝的事蹟 , 其中 “ 臥冰求魚 ” 感人至深。

據說曾參的母親體弱多病 , 父親又跟著孔子求學 , 長年不回家 , 年幼的曾參就擔負起過於繁重的家務勞動 , 使他養成了吃苦耐勞、不向困難低頭的倔強性格。有一年冬天 , 一連下了七天七夜的鵝毛大雪。曾母患了傷寒病 , 臥床不起。曾參看到家裹的糧食不多了 , 而且每到吃飯的時候 . 母親都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 十分著急。這天雪停了 , 曾參踏厚厚的積雪來到市集 , 瞅一袋袋白麵大米 . 摸摸空空的口袋 . 想到母親病弱的模樣,他真的恨不得大哭一場。曾參在市集上轉了一圈又一圈 , 咬咬牙把身上穿的一件半新不舊的棉襖脫下來 , 給人家換了幾斤麵粉 , 向家奔去。他一會兒就走到河畔 , 他正要從冰面走過去 , 突然想到如果能讓母親吃上一口鮮魚 , 那該有多好啊 ! 他望了一下冰封的河面 , 咬牙 , 抱起一塊大石頭向河面砸去 , 一下 , 兩下 , 三下 , 冰面紋絲不動 , 只有冰花飛濺 , 怎麼辦 ? 曾參心裹暗不下決心 , 不達到目的不罷休。接他又抱起大石頭 , 突然見到頭上的汗珠在冰面上融化出芝麻般大的點點 , 他高興地說有辦法了。曾參立即扔下大石頭 , 脫去上衣 , 趴在冰面上 , 用體溫暖化堅冰。時間慢慢過去了 , 曾參終於用身體?化了厚厚的冰層 , 河面上露出了一個盆口般大的窟窿。曾參興奮地正要往冰裹伸手 , 就聽到啪地一聲 , 一條一斤多重的紅尾鯉魚從冰窟窿裹蹦出來 , 在冰面上不停地翻動跳躍 , 曾參立即撲上去把它抓住 ……

最後 , 曾母很快恢復了健康 , 曾參孝敬母親的事 , 受到世人的稱讚。雖然父母不苛求“臥冰求魚”般的孝心 , 但 做兒女的我們要去體會 父母渴望被關懷的心情 。

子曰:“今之孝者 , 是謂能養。至於犬馬 , 皆能有養;不敬 , 何以別乎”現在所謂的孝 , 許多子女對父母的精神需求缺乏認識 , 以為父母食飽衣暖就足夠了 , 又以工作忙的藉口而忽視了他們 , 甚至 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 日前有媒體報導 , 有一個做父親的靠賣血供其兒子在讀大學時過奢侈生活 , 幾年來他那大學生兒子除了編造各種理由寫信向他要錢外 , 從未向他問過一句好 。 而他的父親在這幾年中靠賣血寄給他的錢就達 6.7 萬元 。父母吃盡千辛萬苦 , 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 , 乃至性命。作為子女 , 理當知恩、感恩、報恩用一聲輕聲的問候 , 一個關切的眼神 , 去溫暖他們的心 , 為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對父母盡孝也包括對下一代言傳身教。這是為了我們的父母 , 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 因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 所以從現在開始 , 我們要從行動上、從心底深處去關愛我們的父母。

「仁義」- 時不與「道」

曾皓茵(培正中學)

孔子,一個人所共知的名字,他的事蹟﹑成就以及言論都為大眾耳熟能詳。他畢生都致力傳 頌﹑推廣「仁」和「義」, 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 使到後代人無論飄流到那裡,「仁」和「義」都好像浮床一樣,承托著我們的心,使我們不致迷失方向,緊握著原則做人。

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提倡「仁義」,「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等。他所提倡的儒學思想深深地滲入中國百姓的生活中,據顯示,他的思想學說甚至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份人接近兩千年,可見孔子對中國人﹑甚至中國文化的影響之深,隨後的世世代代,都是活在「仁義」基礎上,如諸葛亮不圖帝位,致力扶持劉 後主劉禪,《出師表》足可體現他的仁義兩全;又如俗語所稱,「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是中國幾千年來不敗的根本,當中除了可見「仁義」二字排首外,更重要的是完全將孔子的理念體現了出來,並傳世至今。

「仁義」二字,博大精深,多少人畢生精讀研究,而我認為,「仁義」是古人送給後人的最好禮物,每每在我們迷失時如光明之燈把我們警醒,例如當一個官員欲貪污取不義之財,只要他心中仍存「仁」,便會如警鐘般把惡念鬧醒,再壞的念頭仍可及時被壓止,因為他知道違背「仁義」如違背千年美德,便難每晚安寢。

然而,至今仍有大多拜孔子﹑讀孔子話語的人,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風雨的洗禮,「仁義」二字,似乎已經稍被磨滅,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價值觀有所改變,道德再也不是人們的規範,隨之而來的,竟是被「名利」所取替,是錯是對,當中又有人深思過嗎?

早陣子翻開報紙,映入眼簾的全是「某某官員貪污」的大字標題,此舉固然有違道德標準,東窗事發亦惹來一大堆評論,但責罵此事的人,究竟是為了維護道德標準﹑抑或只怨恨把自己財產吞噬的人呢?與那貪污官員共事的人,明明了解事實真相又為何默不作聲,讓黑暗勢力蔓延呢?若然他們肯牢記「仁義」的原則,事情又會演變成這樣嗎?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連首步都做不妥,又如何回饋社會﹑造福百姓呢?相反,「仁義」就是讓我們修身的踏腳石﹑自行車的輔助輪,惜未被珍惜。

又如上幾個月有位小女童被數個男童集體侵犯,此消息讓人大為震驚,心酸溜溜的同情小女童,但及後則有些疚意,看見我們的下一代,竟是浸淫在這些污濁罪惡的社會中,年紀小小該當何罪呢?似乎一切都該歸咎於我們了。無可否認,現在打開報紙,扭開電視機,一系列色情暴力訊息如山洪般傾出,生產商不顧歪風長,為吸引更多客源便屢屢製造出大量色情暴力片,不道德的資訊唾手可得,要講道德嗎?似是斷他們的財路了。

社會發展迅速,一日千里,樹大有枯枝是無可避免的。但社會上助長歪風的元素日益俱增,人們似乎已經「利益」和「仁義道德」劃上不等號,進入了水火相溶的境地。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此等問題實在不容忽視,我不是說要人們仍然死守舊觀念不求進步,而是要進步乃得要從正途出發,我深信,利益不只眼前的財富,只要心中存有「仁義」,堅持原則,已經能為畢生謀得最大利益了。然而最後,我懇請大家三思,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下一代在此不良社會中成長﹑繼續去尋求短暫的利益重要,還是挽救社會風氣,延續中華千年美德重要呢?

讀孔子 – 做事應守法循規

林子豪(培正中學)

的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正常來說,也沒有人會喜愛貧與賤 。 孔子說要用正當的方法,不然就不享用它,而且任何時候也堅持仁德 。 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 。

富貴享受實在太吸引,從正當手段出發,也許比較難 , 或是費時 。 如果有捷徑,真的很難抗拒 。 不只如此,現今的人甚至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 就像現在,常常聽到新聞說有人以假貨充當真貨以謀取暴利,貴的像名牌物品,以致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也有假的 。 假名牌則還好,至少不會對人體有害,但食物則不同了,為求謀利,則明知有害也賣到市面,簡直是草菅人命,完全不顧道德 。

我也有很大感受,平常我也有玩一些網上遊戲,即使在遊戲中,也有一些人不守規則,用一些不法程式進行遊戲,或是盜取別人的帳號 , 我們想享受遊戲,只能按照遊戲規則,一步步的進行 , 只是這些人卻不用理會,不受規則所限,進度比我們守法的玩家快,也更輕鬆,結果由於他們進度快,處處佔盡優勢 , 有時候的確令人心灰 。 要成功不容易,我們在顧及道德的情況之下,與那些可以不顧規則,不擇手段的人比較,更是艱難 。 但是他們成功了又有誰理會過程 ? 像漢高祖劉邦,背信棄義 , 偷襲項羽,最終還是成功得了天下 。 這是否意味著為求目的應用盡一切方法 , 只為取得成功 ? 但如果孔的說話沒有道理 , 何以能流存至今 ?

人在做,還有天在看,不守法,就會受到處罰 。 不用正當方法,就是違反道德,即使成功了,別人也不會認同,單憑以非法手段取得的成功,是不會長久的,一旦比人識破,也不能夠與眾人的力量抗衡,就像那些賣假貨或是貪污的官員一樣,只要被查出 , 就免不了受到法律制裁 。 所以我們應從正途出發,至少能夠得到我們努力付出的成果,也心安理得,不用擔心罪証會被發現,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 。

人是有惰性的,要做到孔子說的任何時候也堅持仁德,也不簡單,孔子能做到這樣的仁德,所以能夠成就聖人的名聲 。 令我想起任何時候也要堅持努力,如果能夠把握每一分去努力,定必能夠有所成就 。 不要因為時間短少而放棄,逐漸累積起來的話,也能做成莫大的影響 。 這道理是聽過了,可惜我目前還沒有做到 。

我自認是個膽小人,守法方面應該較易做到,不法的事沒膽去做,做起上來畏首畏尾,也是特別易給人抓到,受過教訓也不敢再犯 。 可是懶惰了很久,自己一直視而不見,如今正值求學的黃金時期,再度想起這問題,也許該也是時候要改一改了 。

走進孔子,感悟友道

陳志豪(培道中學)

用友誼寫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

在書裏,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鏈;

在書裏,友誼如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製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

在書裏,友誼如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幅幅美妙的圖畫。

——題記

巴金曾說:“友誼在我過去的生活裏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光彩。”無獨有偶,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曾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就是萬人之聖孔子,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一個穿越了時代的老人。

一個無言的起點,指向一個無言的結局,這便是友情。她存在于光娃娃時期愉快的嬉戲,烙印于成人純粹的莫逆相交,仿似艱深,卻輕易被提升為單純,純得像高山流水,不單只存在于俞伯牙與鐘子期的七弦琴上,其實這早早就流淌于那位智慧老人孔子的心際。使人更深刻的是,在追求一位賢友時,孔子懂得如何擇友,如何取其“善”。子曰:“ 益者三友 , 損者三友。友直 , 友諒 , 友多聞 , 益矣。友便辟 , 友善柔 , 友便佞 , 損矣。”,就是說:從個人品質的高低上區分益損友。三類益友是指:正直的人;守信的人;博聞廣識的人。三類損友則指:慣于裝飾外表而內無真誠的人;工于媚悅面善態柔的人,巧言令色的人,因此結交朋友不可以不察交友之道。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好的朋友不求名利,不靠處境和經歷。與好的友人之間的情義如一潭清泉,囁一口,沁人心脾。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益友,會令我們懂得更多,分享更多,甚至可以影響著我們的一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損友足以誤人誤己,輕率交上了那些假朋友,就只有上當受騙,後悔莫及。古就有“管寧割席”的故事,恰說明了擇友之道。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對人則“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也曾說:“樂多賢友”。從孔子的生平經歷看,朋友對他確實關係重大。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廣招門生,誨人不倦,用儒家的那一套政治學術思想去培養弟子,“師弟子有朋友之道”。古往今來,廣交結友,善納賢才都是被推崇的,詩句有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隨著當今經濟,信息的騰飛發展,人們也不曾脫離孔子之道,世界各個角落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漸緊密。“樂多賢友”,套在國家上說,如果該國的實力越是要增強,它的友好邦國也就越有必要更多。 孔子認為:“以友輔仁”,于人而言是彼此促進德行的提高,于家國而言,必定是彼此推動國力的增強, 文化的交流 。 2008 年的北京奧運,世界的體育精英都薈萃在這裏, 奧運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 孔老夫子傳來了千年之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 實在是中國人對于遠方客人到來時心情最好的寫照。我們 緊記這位聖哲曾經的叮囑,高呼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奧運口號,微笑著迎接那些 “志同道合”的友人。

孔子待人本著這樣的原則:仁義,他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他覺得: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義以為上”。得利之心常常會摧毀某些人求道守義之志。交友也不能利欲熏心,朋友之間不斤斤計較,也不唯唯諾諾,而是“切切偲偲”,存責善之義。忠信,忠信指人誠實無欺,盡心竭力。恭敬,是舉止合符禮儀,對人尊重。和,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儒家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以和為貴。稍加留意,原來孔聖人的思想觀點都是融會貫通的,需要“和”就必須要“恭敬”“忠信”,其三間也是相付相承。 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仁”,待人恭敬,政治上也主張“禮治”。在今天雖然物質極大豐富,但人類的道德修養仍有很大的急需提高的空間,人際關係的冷漠也已成為人們憂慮的社會問題。那麼就要從孔子的思想裏領會到其真諦。

說“仁義”的 內涵閎廓 ,倒不如說孔子的思想博大與精深。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無不滲透了其待人治國之道。孔子曾幾度出仕,周游列國,廣為游說, 著書立說 ,取得了一些人的支持與尊重,使孔子有機會施展自己“仁”政,“禮治”的政治抱負。但在當時未能成功施行過。可偏偏在兩千多年後的當今年代他的思想確卻成為治國安邦的思想主流, 尚且能經受住歷史長河的淘洗而歷久彌新 。 孔子提出 “泛愛眾而親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禮以安人”, “和”的思想不僅能用在人際關係上實踐“人和”, “君子和而不同”, 達到朋友之間和睦相處, 友好親善,寬容包諒 ,而且也能推廣到國際關係上實踐“政和”,邦國之間 求同存异,和平共處。 這剛好于中國“和諧”的思想吻合, 和平崛起的中國需要同樣和平的世界環境,需要廣交朋友,需要塑造溫和理性大國的形象。 正如 溫家寶總理在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發表演講時所說的: “ 2500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曾說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也就是說,世間各種事物應和諧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彼此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有目共睹,2500年後的今天,孔子的交友之道仍能融入到國家關係的處理上。

時間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邊城驛站,摧毀了柳綠桃紅,但卻怎麼也泯滅不了千年的智慧之花。

走進孔子,盡顯禪機與啟迪。

人生之道——《我讀孔子》有感

王妙丹(培華中學)

人生有限,自然永恆。古往今來,光陰之嘆是我們體會過最多的感嘆。《論語》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含蓄的言語中卻包含著滄桑之感。杜甫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劉禹錫說:“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生命有限,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陰足以帶給人們強烈的心靈震撼,使人愴然泣下。

在這天地幽幽,物序流轉中,對於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又應該需要有一種甚麼樣的人生之道呢?中國文明史上一位具備著對生命意義有深邃洞見,知識淵博,超凡脫俗,貴為萬世師表的教育家與哲學家——孔子。就在孔子看著流水興嘆的同時,他對自己,同時也給千年萬代的後人描述了一種崇高的人生軌跡: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就有志於學問,三十歲就立身處世,四十歲就不致迷惑,五十歲知道天命,六十歲便可以分別人話的真假,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思想行為都不會超出規矩。

在孔子所描繪的這個人生之道中,我明白到其實人生是短暫的。我們的生命就如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我們一一講述精彩,無奈,失落,成功,最後,它便構成了我們不朽的故事﹗

從一個自然人轉化成一個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這就是學習的起點。孔子的“十五志於學”,便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是說他並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一個愛好古代文化,孜孜以求,敏捷勤奮去追求知識的人而已。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是的,學習是人生的第一件事,我們不但要學知識,更要學做人。但是,隨著時光的飛逝,歷史篇章的改寫,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新  光的我們,卻身處於一個“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精神匱乏”漫延的時代。面對燈紅酒綠花花世界的誘惑;面對著在充滿荊棘崎嶇的道路上遭受挫折;還有誰能毅然堅持著一顆孜孜不倦的好學之心不斷學習呢?

尋求知識的道路是美好的,是光明的,是真正快樂的。不要等到失去時才懂得後悔﹗孔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由此可見,學習,是我們人生之道中永不可缺少的精神資源﹗

隨著光陰的流逝,我們經過學習,歷練。逐漸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這樣就走到了孔子“三十而立”的階段了。那麼,“立”的含義又是甚麼呢?是否只要有車,有房,或者有了一個高職位就算“立”起來了呢?而立之年對於人的一生又有怎樣重要的作用呢?孔子一直教導學生一種簡約、樸素的生活方式,先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不該操心的就不要去操心。例如: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子路問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答道:“活人還未能服侍得好,怎麼先想著侍奉死人?”子路又問:“死亡是怎麼回事。”孔子答道:“生的道理還沒有弄明白,怎麼知道死呢?”孔子的這個態度啟發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先把自己能夠把握的東西盡可能掌握,從眼前開始,不要超越去考慮,遙不可及或虛無玄遠的東西。一點一點學起來,才是真正“立”起來。“三十而立”是由內在的心靈標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自省,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內心真正認定的事,這便是“立”的見證。

“四十而不惑”人們從“而立”之年步入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這是一個學做減法的光陰。在現代社會,四十歲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已經成為骨干,壓力又非常大,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才能做到內心不惶惑呢?我們要捨棄那些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敢於取捨,即使外界給你許多不公正,缺憾,打擊,也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腳踏實地,人才真正接近了“不惑”階段。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地。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知命,知禮,知言這三個境界是人生中必不可失的定力。所謂“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五十知天命, 也就是告訴我們到了這個時候己經要有一種內心的定力,可以做到不怨天尤人,理性把握,平靜應對,將學習中的道理與生活?到一種融合和提升。

“六十而耳順”孔子的“耳順”也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我們要尊重他人,虛心傾聽各種聲音,井且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做到將心比心,諒解?容。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以一顆平坦?廣的心胸,融會貫通到和諧的境界。同時也就?到了孔子“耳順”的境界。

當所有的規矩大道都將變為你生命中的習慣時,也就到了生命中追求最高的境界,孔子的“七十而從心所欲。”這是一種強調內心從容和緩的境界。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我們應在古聖先賢的思想教育下,建立君子仁愛情懷,關愛他人。做到從容和緩,從心所欲!

孔子所描述十五到七十的人生之道,對於我們不同的人生階段是一面參照的鏡子。孔子深遂人生觀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仍有許多迪意義。關鍵要看我們如何汲取這種智慧,來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價值。讓我們以孔子的人生之道,編寫出人生的美麗篇章﹗讓我們以歡欣的態度對古聖先賢的思想精華給予最高的致敬 !

守住心靈的樓蘭

李惠賢(教業中學)

人生是由選擇來完成答卷的,是由選擇來按碼天平,廉潔與貪污,求實與虛偽,偉大與卑微……一切都在選擇中交鋒,又在心靈的選擇中塵埃落定。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心靈上的昇華,就像去遙遠的聖地。道路是崎嶇而漫長,更隱藏著無數的惡魔,虎視眈眈地盯著你。他們會變出五光十色的寶石放在路上引誘你朝著歧路走去,以至迷失……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過窮困的生活,也不能長久地過安樂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於實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於利用仁德。看來,能“久處約”“長處樂”,最關鍵是要有“仁”心”。

世界上有廉,也有貪;有清,也有濁。遠的不說,就說現今社會上,有人為“脫貧致富”追求金錢,追求財富,不顧他人的死活,做一些違法的勾當,製造劣質奶粉;製造假藥;什蘇丹紅、豬肉精……五花八門,這些人的良知何在?你害別人,可自己不知哪天也被別人的假劣產品所害。“不仁者”害人害己害社會!

每個人的修煉程度不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從古至今有不少人的眼裏只看到那寶石的閃亮,但在閃亮的外表裏的那一顆已經腐爛的心靈卻不為人知。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在起義前曾對鄉親們說:“苟富貴,毋相忘”,但當他做了王之後,因位尊而滋長了驕傲情緒,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起義失敗了;明代的李自成起義是斷送在一些將領勝利後的迅速腐化;清代的洪秀全起義,定都天京後以天王自居,高高在上,孤陋寡聞,丟掉了起義初期的“清貧”作風,失去人民的支持,而最終也失敗了。

法國的巴爾紮克說過:“貧困猶如熔爐,偉大才智都會在其中煉得純淨和永不會腐蝕,正如鑽石那樣,能夠經受千錘百煉而不會粉碎。”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其實,“富”與“貧”,是一線之差;“貴”與“賤”也是相對而言。有人安貧樂道,粗茶淡飯,自己勞動所得,食之甘甜;不勞而獲,損人而獲,惶惶不可終日。

晉朝文學家陶淵明看不慣官場的污穢和社會的黑暗,不願與官場的人同流合污,只做了八十幾天的懸令,就解印歸田園,過著恬淡的農家生活。其詩云:“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寧守清貧,保持自己高尚情操,由此可見詩人的境界不是凡人可以到達。我國古代的范仲淹當宰相後,仍睡木板床,鋪舊棉被,用舊瓷碗,吃家常飯。即使他生病也如此。一次他生病,宋太祖前去探視,看他太清苦,特賞給他一套精美的睡床和器皿,但他沒有用。宋太祖問他為什這樣和自己過不去,范仲淹說,我身為宰相,俸祿很多,不是揮霍不起。但我一鋪張,下面就要效法,朝廷的風氣就會變壞。宋太祖聽後讚歎不已,誇他是“真宰相”。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抒發了自己的高尚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具有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精神的人士,應該就是孔子所說的“仁者”。

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地位本來就不低,錢也不少,甚至居高位、拿厚祿;住高樓、坐寶馬,可還貪得無厭。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百萬、千萬、甚至億萬……數字之大,令人震驚!這些人哪有仁義道德可言,這些人也不想想,人生在世,能吃多少,能用多少?天天鮑魚海翅,口中有味?睡在豪華的臥室,能無憂而眠?待到東窗事發,鋃鐺入獄,悔之晚矣!這種人,利欲熏心,把中華民族的美德拋到一邊去了,下場可悲可歎!

人生總會遭遇種種誘惑,我們常常被急功近利所蒙蔽,有時只顧眼前的利益,從而忽視了利益背後的陷阱,甚至災難。

2000多年前,樓蘭國湖泊眾多,農牧業和漁牧業發達,因為是“絲綢之路”

的必經之路,繁榮富強的樓蘭王國人口迅速膨脹。建造房屋、砍樹墾荒、取暖生產,還有做傢俱、造船……樓蘭城外,“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的胡楊樹幾十分鐘內就被砍倒,一片片蔥綠的胡楊林在逐漸消失。人們並沒有在意胡楊林背後那一片浩瀚的沙海。

當沙塵暴第一次來襲時,樓蘭王慌了,他頒佈了一道法令:禁止砍伐胡楊林,違者罰以牛羊。由於暴利的吸引,盜伐仍然繼續甚至加劇。樓蘭王加大了懲罰的力度,最後甚至規定砍伐一棵樹者當場處死。可是還是遲了,沙漠接管了這個王國,昔日富庶繁榮的樓蘭國成為沙漠的一處廢墟和考古學家們研究的樣本。

只有擁有穿越喧囂的冷靜,擁有穿越誘惑的淡泊,才能夠守護我們心靈的湖泊、泉水和胡楊林,守住心靈的樓蘭。

回顧歷史,古今中外“仁者”“不仁者”都大有人在,要做一位真正的仁者並不簡單。孔子一生安貧樂道,他寧可受窮也不放棄道義。只有“仁者”才能“久處約”,只有“仁者”才能“長處樂”,才能“安仁”。幾千年之前的至聖先師,他用自己的一生做到了。正是他思想,他的“仁”,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我很慶倖我能夠生活在這個提倡精神文明、重視德行的時代,讓我能夠有機會瞭解孔子,讀孔子,懂得“仁”。

孔夫子雖然離開我們兩千多年了,但他提出的“仁”就像樓蘭古城一樣的令人驕傲。大漠深處的樓蘭已在我心中形成,我要好好守住心靈深處的樓蘭,那曾經輝煌美麗的樓蘭……。

真摯的朋友是世上珍貴的寶藏

蔡志偉(教業中學)

子曰:「無友不如己者。」

孔子先師的這番話,相信你我並不會感到陌生。孔子先師深信著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否認,接觸什人,容易受到其言行的一些影響;但試想想,在當今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人們都是抱著這樣的原則去認識朋友,結交朋友的嗎?再深入的探討下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交往,「門當戶對」難道真的如此的重要麼?

「一樣米養百樣的人」,日新月異的社會上的確存在著千樣萬種的人。而在這千樣萬種的人之間,卻有著“朱”與“墨”、“赤”與“黑”之分!朱為紅色,紅有大紅、粉紅……;墨為黑色,黑有烏黑,有灰黑……但是,到底用怎麼樣的一條線,去劃分這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的紅黑顏色呢?而且,世界有不同的深深淺淺、七彩繽紛 的?色;社會上也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我們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身邊的色彩不可能那單一。

“不如己者”之友,毫無長處可言乎?

或許我該更加深入的探討,更加深入的追索!人,是可交天下間任何種類的朋友。孔子先師想必也是如此認為的!朋友,存在著層次,縱然有高有低,但我卻從不怯懦,願意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接近別人,接觸他人!我一直深信,人的內心世界活像是一個掏不盡的寶礦!玉石需要經過磨琢才能得到那蘊藏在內,晶瑩通透的寶玉;人也是一樣,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深入的瞭解,才能發掘到那一個個未知的驚喜!

角度不同,驚喜便不同!

我喜歡交朋友,交各種不同類型的朋友!我相信孔子先師會明白我的意思!孔子先師有許許多多的弟子,「有教無類」,每一個學生弟子活像是朋友般的向孔子先師學習;交朋友的道理不也一樣嗎?不管地位尊卑,不管身份的差異,站在不同的位置,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人,總是存在驚喜,總是讓我又驚又喜!

驚——人,彷如一顆披著薄紗的夜明珠,看似黯淡……但當我把薄紗揭開,那夜明珠便會成為耀眼的星星!

喜——我為發現別人的長處而喜;我為世人存在長處而喜;我更為自己生為人而喜!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先師這一番說話深深的撥動著我的心弦!我相信,朋友的影響是無法想像的!而我亦贊同孔子先師的看法,即是剛才提及過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好壞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將來,影響人的一生。假如選擇錯了,往往便很難回頭,「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是我更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相信,層次再低的朋友,也一定會有自己需要學習的長處!縱然周圍存在著許許多多“如己者”、“不如己”的朋友!但是我寧願暫時放下「無友不如己者」的至聖見解,因為我想懂得更多、看得更多!我希望知道更多有趣的事物,尋得更多富意義的故事!我相信「交友求真誠」“如己”,“不如己”似乎不重要,我知道人們一定有屬於自己的長處、優點,每一個人便是一種獨有的特色!

現今的社會,雖然繁榮,富裕!但我卻感覺少了點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彷彿缺少了世間上最基本,最珍貴;最易得到卻最難捉摸的“真誠”!有否想過,人與人彼此之間的距離為何會越拉越遠?人與人之間的那道高牆又是誰人越築越高呢?

現實太殘酷了,競爭太大了!人們生活的目的,彷彿只是為了爭名逐利,勾心斗角的戲碼在鬧市裡不停的上映一遍又一遍!生活追求名利,工作追求名利,現在甚至連交友,亦追求名利起來了……難道名利的確如此重要?

或許競爭才可使社會進步,而名利往往就是進步所必需的推動力……或許周圍並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你財運亨通、事業發達;沒有一個人可以讓自己步步高升,但是只要他們可以給你一顆最真摯的心,一顆讓你最信任的心,我便會感到安慰,因為我得到了世上最珍貴的寶物!

我熱愛這個世界,皆因我擁有最瞭解我,最體諒我的朋友!彼此分擔壓力,分享成果,用真摯的心彼此牽引著……或許他們對我的工作,學業提供不了最大的幫助,但是我卻從他們身上得到許多人都得不到的寶藏——最真的愛、最真的情誼!

對價值的看法改變了!再多的名與利,亦換不了最可愛,最真摯的朋友了!

試想想,假如你堅信「無友不如己者」,要是哪一天你成為世界第一人,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自己、打敗自己,那麼,你是否要逐漸放棄身邊所有“不如己”的朋友孤獨的完成未完的人生路呢?

當然,對於那些“損友”的確不可交。那些不講道義,品德惡劣之徒,現今社會中,是有專人負責,那是警察,看守所,社工的責任,非我說的“不如己”之友。

孔子先師,您認同嗎?認同我的愚見嗎?

試著改變對別人,對價值的看法,試著嘗試新的交友之道,或許你會更加舒坦,快樂……

「三省吾身」──讀《論語》有感

黃泫瀅(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

一直以來,生活屢遇挫敗,令我非常困惑。生活就是挑戰,每天面對 接踵而來 的試題,卻不曉得怎拿滿分,不是很矛盾嗎?或者,困惑的源頭是開始質疑自己的生活態度,對待人接物的技巧失了信心──為何份內事做得總不完美?為甚麼達不到自己和別人的標準?為何與人相處總諸多阻滯?失敗,究竟是自己不夠好,還是別人的原故?以上都不是普通的問題,而是關乎人生的大問題。

不少人認為把手上的工作草草完成,過關了,就諸事完滿。我想被這種思想支配的人,平平穩穩過一輩子絕不成問題,但抱著這種不求上進的態度過日子,我看不出有何意義,亦不甘願把人生糟蹋在這種生活 之中 。雖然我抱有這種態度,但事情還是不圓滿,為甚麼?

近期,當我再次細讀《論語》,彷彿開始脫離困局了。因為這些問題共同而唯一的解決辦法,正是一個簡單卻暗藏深度,明知道卻經常忽略的動作──自省。

那是思考。深思以往的言行,加以檢討,省察並改善當中的不足以回復原來的本性,藉以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修養,以確保德行不再偏移,扭轉由於陋習積累所造成惡勢。這過程的前半部,正是我當前的工作──「反省」。雖然生活只有十數春秋,但在許許多多的事情中,要從何入手?「如何反省,從那裏反省」成了新研習的問題。此時,《論語》中 曾子 告訴我三大方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學而》 )

•  從「忠乎?」看處事態度

「為人謀」,不要只想成‘別人’的事,因為那正是自己的事!我問自己:做事,是否盡心盡力?雖然暫未投身社會,但做事不免與人合作。請回想我們有否把分配來的工作完成妥當,並將其精益求精?「君子成人之美」 ( 《顏淵》 ) ,每個細節、部份都是邁向完美的階級,做錯了, 就等於把階梯斷掉,終致失敗,因此我們又怎容許自己出錯呢?可是,錯不在我而在別人時,怎麼辦?請謹記: 「不遷怒,不貳過。」 ( 《雍也》 ) 先不要向人發怒,反而要把他的經驗作為借鑒,避免自己下次重犯。

同時,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做事總會 覆蓋到周邊的人,更甚地為之服務。之前我以留校生身份,在畢業典禮上為同學致歡送辭。這本來是件非常愉快的事。但正式致辭時我居然出錯了,到最後緊張得說不下去,只能簡單作結。事後,直到現在,我懊惱不已,良心很不好受。介意的不是台下凝視著的眼睛,而是我的行為影響了一個千人典禮。先不論結局跟我的付出是否成正比,但從結果可知,個人失誤有時候並不僅是簡單的自身問題,而是關係到一個整體。

因此為了「不貳過」,誠如朱熹所言:「盡己之謂忠」,不管怎樣都要守好本份、做好份內事。更理想就是同時把別人交托的事辦妥,那正不是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雍也》 ) 如出一轍嗎?

•  從「信乎?」研習相處之道

孔子曰:「朋友切切、偲偲。」 ( 《子路》 ) ,就是說朋友間要相互鼓勵和批評。他們就好比我們的第二親人,在互助互勉下一起成長進步,故交好友對任何人都顯得特別重要。可是交到好友卻不擅相處,友誼維持不下去,不是很可惜嗎?故此,學會相處之道自然是緊要的課題。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與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誠信?’。此時請著重一個‘信’字。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學而》 ) ,也就是說朋友間的交往須講誠守信。一個連‘信’都做不到的人,能相信、來往嗎?將心比己,你能忍受一個說話虛假、不用信用的人嗎?你敢與之暢談心事嗎?那是不可能的!謊言本來就毫無意義,只有真誠之言,不管順耳逆耳,才能讓我們看清自己、了解他人。所以缺乏‘信’,就是蒙蔽自己和別人的惡行,更談不上藉此與人加深友誼了。

宏觀來看,我們可將此觀念推廣至一切與人交往的活動。社交上,‘信’絕對是令自己處於優勢的首要因素。不講信用,縱使有多大的才能本領,人家怎相信你?到頭來還不是自作自受,弄得個英雄無用武之地。一次失信於人,等同縮窄社交圈子,甚至破壞個人名聲。因此,我們能不從一個‘信’字作自省嗎?

•  從「習乎?」延伸到學習

學習質量的好壞,關鍵是求學態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雍也》 ) ,不以學習為快樂,強行把書本的圖文塞進腦袋,這稱不上真正的學習。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學而》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為政》 ) ,保持學習的興趣,主動學習和複習,才是事半功倍的學習法。請記得新科技都是從過去的基礎中發展得來的,我們的知識也是。沒有穩固的基石,怎樣大興土木呢?

但如何把學到的知識掌握妥當?那就是學與思的結合。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為政》 ) ,就是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越讀越迷惘,空想而不學習就會越想越疲乏。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思考,就能令學習事半功倍,透徹地了解並掌握知識。同時,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憲問》 ) ,學好知識後還要實踐出來,為人服務。我們讀書除了是學習待人處世,學習修身立德,更希望將來能以致用,貢獻社會。故學習中若缺乏思考與實踐,怎樣學都只能是白學了。

從以上三方面反省後,驚覺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了。這並不是可恥的事,因為表明我還有幸可以繼續提昇個人修養。如孔子所言:「過則勿憚改。」 ( 《學而》 )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 《衛靈公》 ) ,有錯就不要怕改正,因為只有明知有錯卻不反省改善的人,才是真的錯了。反省的重大意義就在於我們還有改的機會,跟學習一樣,思考過後 躬行實踐 ,「不貳過」,那麼此刻的我已成功超越昨天的我了!

《論語》,一部膾炙人口的儒家經典,讀過的人實在多不勝數,從這裏悟出反省之道的人自然不勝枚舉。但,不管用那個角度、那種深度去研讀論語,只要從中汲取到提昇修養的精髓,相信這樣已經達到了開卷有益的目的了!孔子曾經在河邊說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子罕》 ) ,也就是時光如流水,不分晝夜地向前流走。那麼,這刻的你還在等甚麼?拿起《論語》悟出你的反省之道吧!

談恕

陳建泰(濠江中學)

什麼是恕?翻翻字典,上面寫著,恕:?恕,饒恕。最近讀了《孔子語錄十則》,才知道 “ 恕 ” 字非比尋常、博大精深,孔子提倡的為人處世的核心竟是“恕”。於是鍥而不捨地去探求、思索,豁然開朗,終於明白到“恕”這個名不經傳的字值得讓我們付出一生去思考,去實踐,去推己及人。

《論語·衛靈公》篇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大概是這樣,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用來表示終身去奉行的道理呢?”孔子說:“如果一定要有這個字,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由此可知,孔子給“恕”下的定義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論語>>中,還不止一次出現這個“恕”字。 《論語·裏仁》篇載,孔子對曾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應答:“唯。”孔子出。門人問曾子:“何謂也?”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眾所周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而孔子的學說充滿了“修己”和“愛人”的觀念,朱熹說: “ 修己為仁,盡己謂忠,推己謂恕。 ” 不難理解,忠誠和寬恕就是 “ 愛人 ” 的最好體現。基本上孔子的“仁”道學說是以“忠恕”為主貫穿起來的,就連孔聖人自己也講,吾道一以貫之。

<< 論語 >> 中 ,“ 恕 ” 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以己心量人心。通俗地說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看起來貌似很淺顯的這八個字,當中蘊含的力量卻是無限的,且不說遙遠的古代,當今這個現代化,國際化的社會中,這個道理也是無處不在。小到人與人的爭執 —— 若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別人設身處地考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必將漸漸拉近;大如河流污染,環境破壞,對動物過度獵殺等 —— 若人們在為自己的利益行事時,能多想想別人的利益,其他生命的尊嚴,天地自然之道的存在,那天地間定會和諧如初 ……“ 恕 ” ,多麼高的境界啊!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 愛就意味著用心靈去體會別人最細緻的精神需要。 ” 萬中無一,法國的的尚福爾對此也別有一番見解: “ 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是倫理學的全部涵義。 ” 看來,古今中外,對此都有著基本相同的理解。

再者,恕是行為的描繪,待人遇事做到順心如意,如彼此之願,不傷及你我,一種寬厚的境界 , 蘊涵著 寬容、原諒、大度、不計前嫌的意義,就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首詩 : 寬容是蔚藍的大海,納百川而清澈明淨;寬容是高闊的天空,懷天下而不記仇恨怨憤;寬容是燦爛的陽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風;寬容是延續生命,生命的輝煌也只有閃爍的一瞬;寬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語寬容,雨露繽紛,一生寬容,心系乾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別人無意中冒犯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有容人之量去寬恕。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只要退一步,則海闊天空,忍一時,則風平浪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心胸開闊,寬以待人,方能成大事。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曾因管仲為幫公子糾爭奪王位時,獻計射殺,而結下“一箭之仇”,但最後齊桓公卻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稱管仲為父,終於在管仲的輔佐下,成就霸業;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 , 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 , 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 寬容別人就是做了一件高尚的事。 佛經記載,有一僧夜歸,見一小偷正在自己的房間裏行竊,僧人沒叫起來,只是在門外靜候。等小偷一無所獲地走出房間的時候,和尚才站起說道: “ 你山長水遠的來,挺不容易的,可是我自己也一貧如洗,確實沒什麼送你,只有身上這件長袍尚可禦寒,就脫與你。 ” 說著,就真的將長袍脫下,交與小偷,小偷見狀,一時手足無措,拿起長袍,飛奔而去。第二天,這僧人開門的時候,竟見到自己的長袍被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門口。這就是 “ 恕 ” 的情懷和 “ 恕 ” 的力量 , 有了這種“恕”的情懷,“恕”的精神,就能產生“恕”的力量。俗話說的好 :’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 ‘ , 寬容別人,也就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可想而知,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是多麼的重要啊!

其實“恕道”就是那麼一句普通的話語,一縷溫暖的陽光,一絲綿綿的春雨,一掬淡淡的微笑,一束尊重的目光,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個理解的眼神,一道寬容的風景,她滋潤人們心田, ” 恕道 ” 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只要我們本著 “ 以責人之心責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 的原則,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多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著想,就會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係,一共構建和諧的社會。

“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心可能包容天空”這是我的座右銘。不管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謹記孔子為人處世的核心,以 ” 恕道 ” 作為生活的準則,涵養一顆寬容的心,適度的嚴以律己,正當的寬以待人,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這樣離聖人口中的“君子”的理想也就不遠了。

珍惜時間 —我讀孔子有感

梁惠瑜(濠江中學分校)

有人問:“你能告訴我甚麼是時間嗎?”

我默然,驀然地想起一句話—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水,日夜不停地奔流著。聖人孔子把時間形容得惟妙惟肖:逝者,斯夫也。

時間,一條默默流淌的河,這時光的河啊,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甚至你也聽不見澎湃轟響的濤聲,看不見它奔騰翻卷的波浪﹔然而,它奔涌著,呼嘯著,從你身邊匆匆流過,就像被雙手緊握的流沙還是會從指縫間滑過,隨風飄落。

有人嗟嘆時間的流逝,對於消瞬即逝的時刻總是在哀嘆生命的短暫。或許人就是這樣,失去的時候才懂後悔。時間的流水,彷彿奔流不息的江河滔滔東去,誰也無法使它倒流。恰恰相反,它往往在徬徨與猶豫的峽口、在懶惰與偷閒的灘頭、在貪玩與沈醉的河谷流淌得特別湍急。人習慣把祈望和抱負寄託在明天的努力上,習慣為自己尋找今天歇息的理由。不知不覺,這樣的習慣讓人錯過了很多明天的明天,拋下無數讓人遺憾的昨天的昨天,這樣的習慣的確讓人徬徨不已。田地空著會滋生荒草;杯子空著,會落滿灰塵;果樹空著,會瘋長枝葉…… 但是時間空著呢?如果時間空著,那麼這樣的人生就是一口枯井,了無生趣 !

其實時間就是你手中提著的菜籃子,誰不想多占有一些空間呢?當你走進菜場挑選各色蔬菜的時候,盡管你盯準秤杆討價還價,可落進你菜籃子的菜蔬卻總是少斤短兩。所以,我們莫辜負時間母親給你黎明般富於活力的年華,花一樣新鮮的青春,要不,你去聽聽落莫嘆惜的消逝吧﹗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

就在昨天,我傲慢而矜持地不理睬時間,時間也沒有理睬我的年輕氣盛,悄悄地從我的身邊走過;是甚麼時候,皺紋悄悄爬上我的額頭,心靈受磨難創傷之際,待我低頭虔誠地向時間致意,時間沒有驀然回首,依然從我的身邊悄悄走遠。

俗語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歷代古今中外的一切有建樹的人無一不惜時如金。古書《淮南子》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而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自己的財產;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就無異於謀財害命。”居里夫人為了不讓來訪者拖延時間,在會客廳里從不擺放椅子; 76 歲的愛因斯坦病重時對親友說:“我希望我還有若干小時,讓我整理好一些稿子……”

說起時間,我們都會想起日本和美國人珍惜時間的觀念。早在 200 多年前,美國還沒有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開創者富蘭克林在《致富生活》中收入“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這兩句擲地有聲的格言。 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青年團出席在日本的一個會議前準備好了一疊厚厚的發言稿,但屆時日方發出的時間表上寫道:“中方發言時間 10 點 17 分 20 秒到 18 分 20 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鐘。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來說,似乎不可思議,爾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很強,他們考核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準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算準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由此可見,時間在紛擾的生活中,從來都是獨占著重要的角色。

時間,它是最公平的評判,它給與人的東西都是同樣的分分秒秒,但對於每個人來說卻是不同意義的人生。經常說,我們要珍惜時間,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個呢?浪費時間等同於浪費資源,你忍心看著那些“煤壙”“石油”“天然氣”等在眨眼間都變成毫無用處的垃圾嗎?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在高中最後的一年里是否要珍惜時間作最後的努力呢?虛度了高三就等於虛度了整個求學時期,將來在社會上到處碰壁的時候,你就會抱怨當初沒有珍惜時間去讀書,沒有得到高學歷足以在整個多半是用文憑來決定人生的社會上立足。如果是漫無目的,時間在斷涯上傾瀉的人生,那是很可悲的。我們是青少年,是最年輕活力,擁有璀璨年華的人群,我們是否要以身作則,跑在時間的尖端呢?

時間主宰著生命的一分一秒,如果你還在哀悼時光飛逝,請你張開雙臂,奮力抓住時間的尾梢,成功向你徜開寬闊的胸膛;如果你還在惋惜時間竊走陽春三月的花朵,那麼請你去禮贊時間垂挂九月枝頭的果實﹗

明天,多麼令人嚮往,那是五彩繽紛的希望。一直在憧憬美麗的明天,然而希望在明天的豐收,你還得注意今天得耕耘。

把握今天,規劃明天,你便贏得時間 。

人生的意義 — 讀 << 論語 >> 有感

吳素真(濠江中學分校) ,

五千多年來 , 在中國黃土大地上的炎黃子孫 , 不論是千古傳頌、功蓋天下的偉人 , 還是平庸一生、無風無浪的平民 , 皆信 ” 天命 ” 。相信生有時 , 死有時 , 榮辱有數。命論一世之榮枯 , 運言一時之休咎 , 一生窮通壽夭 , 環境地位 , 不出天命也。這是「執迷信」還是己成「傳統文化」 ? 不管答案如何 , 這觀念早己有每位炎黃子孫心中根深蒂固 , 即使經過二千多年的文化沖刷 , 我們也依然不敢抵觸這話題 , 更何況是公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 縱使這時是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 是中國學術文化上的奠基時期。

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 — 孔子 , 也信 ” 天命 ” 、畏 ” 天命 “, 因曰 : 「君子有三畏 : 畏天命 , 畏大人 , 畏聖人之言。」他認為天命不可拒 , 小至人之生死 , 大至道之廢行 , 一切皆由命定。難道是說命運真的是早己注定 , 不可改變嗎 ? 即使如何努力 , 也不可掌握自己的命運嗎 ? 不是的 ! 子曰 : 「盡人事以待天命。」雖然孔子信命 , 但他更深信 , 即使命是由天定 , 運氣機遇不是人能盡握 , 但我們亦能在機遇來臨前 , 盡自己的力量做好準備 ; 在機遇來到時 , 盡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在當時那麼迷信的環境中 , 這不是一項大進步嗎 ? 這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儒家重實幹的精神 !

榮華終是三更夢 , 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 , 酸甜苦辣自承當。命能握 , 但無論你是榮華富貴 , 還是清貧勞苦 , 也必須經歷「生、老、病、死」 , 沒有人能代替 , 沒有人能取奪。「生、老、病、死」雖己是千古年來的平常事 , 但自小 , 聽過無數人論盡生、老、病 , 但卻都很忌諱提及「死」 , 似乎人們都迴避「死亡」的話題 , 而我身邊的同輩們 , 也都不談及「死亡」 , 是因為太年輕 , 認為「死亡」是很遙遠的事情 ? 還是感染了長輩們對「死亡」的恐懼呢 ? 「死亡」似乎己變成一種忌諱 , 幾千年來 , 我們都不敢想 , 不敢問。而當有人問及孔子這忌諱的問題時 , 子曰 : 「未知生 , 焉知死 ? 」看似亦是逃避「死亡」 , 但其實孔子是在面對 , 面對「死亡」 , 面對「人生」。「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經歷 , 我們沒有能力阻止 , 沒有能力逃避 , 只有坦然接受。但在人生遙遙的路途上 , 我們有能力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 有能力掌握每個機遇 , 別人阻止不了 , 亦破壞不了。「知生」 , 是我們在人生中必須對自己交待的 , 我們要知道人生的意義。有人說人生如戲 , 就如莎士比亞在 << 馬克白 >> 中的一段 : 「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 , 一個在舞台上高談闊步的可憐演員 , 無聲無息地悄然退下 ; 這是一個傻子說的故事 , 說得慷慨淚昂 , 卻無意義。」人生是這樣的嗎 ? 不 ! 應像 << 哈姆雷特 >> 中所說的 : 「存在或不存在 , 這是問題所在。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人生 , 是尋找生命的意義 , 這才是真正懂得如何「生」。

人生的意義是甚麼 ? 這是要人從一生的磨練與經歷中體會的。而叔本華告訴我們 : 「我們人生的意義與快樂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是我們的人格。」人格不像其他物質 , 可以替代與扭曲 , 也不像命運可以支配的。亞里士多德也曾說 : 「持久不變的並不是財富 , 而是人的品格。」

子曰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 不亦重乎 ? 死而后己 , 不亦遠乎 ? 」孔子認為完美的人格是「仁」、「義」皆行的人。孔子 , 似乎把生命完全看透。子曰 : 「富與貴 , 是人之所欲也 ; 不以其道得之 , 不處也。貧與賤 , 是人之所惡也 ; 不以其道得之 , 不去也。君子去仁 , 惡乎成名 ? 君子無終食之間 ? 仁 , 造次必於是 , 顛沛必於是。」世俗的快樂 , 並不能使愚人免掉煩惱。一個良好、溫和優雅性格的人 , 就是在貧乏的環境中 , 也能怡然自得 , 而一個貪婪、充滿嫉妒和怨恨的人 , 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 他的生命也是悲憤的。在同一世界 , 但各人卻大異其趣 , 有的覺得枯燥乏味 , 了無生趣 ; 有的人又覺得生趣盎然 , 極具意義。不是因為名利財富而覺得有意義 , 名利只會像海水一樣 , 喝得愈多 , 愈是口渴。是因為有「仁」 , 有「愛」 , 使我們人生充實 , 正如尼采所說的 : 「我們真的熱愛生命 , 並非因為我們慣於與生命相擁抱 , 而是慣於與愛相擁抱。」

有人認為「仁愛」 , 只是空談 , 對於競爭激烈的社會不適用。但錯了 ! 就在唐朝 , 由漢武帝開始 , 獨尊儒術 , 把 << 論語 >> 融入政治、生活 , 把我國經濟、文化推到高峰。對蠻夷 , 從不侵略 , 只要他們不挑起戰火 , 就絕不攻伐 , 對他們以「仁」看待。這正是唐代盛世 , 大國的崛起 , 並非僥倖 , 而是以「仁」處世 , 和平崛起。

「仁者安仁」 , 其實 , 業隨心轉 , 要招吉或惹禍 , 全在人心如何運用而己。如佛經所說的 : 「種如是因 , 得如是果 ; 一切唯心造。」

以道德自律行忠信

林婉華(濠江中學分校)

“泰山要倒了,樑柱要斷了,哲人要像草木那樣枯了爛了!”這是孔子最後的歌聲。二千五百年間,哲人之道依然長存在歷史長河之中,他的銘箴訓誡卻歷久常新,以其精闢、凝煉、通脫引領著思想的潮流。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愛尊長、朋友,行事盡己之力而守約,則謂忠信。自律就是依賴自身的道德觀念和文化價值而形成的自我約束,是個人修養的一種體現。在道德範圍內,我們便要本著誠實不欺,恪守信用的自律態度,才能有效地實現忠信。

忠信是社會交往的基本。“主忠信。”意即要以忠誠和信實作為主要的道德思想,它要求我們要相互尊重,以自己的信用取信於他人,並對他人給予信任。“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行忠信,就必須對自己所講的話負責。耳熟能詳的“狼來了”的故事說明,不要一次又一次地破壞了自己的信譽,否則必遭其惡果。隨隨便便給人家許諾的人,便會導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因而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其宗也。”

忠信是從政的基本原則。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以守信義、講信用而聞名於世。商鞅變法時“立木取信”的故事表明,“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信用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國之基。人之失信,害在幾人;社會無信,人人自危。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取信於民,是從政的基本修件;不能取信於民,就不能得到民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其本質是一種道德,以自律作為其存在的根本。人的外在行為源自於其內心的觀念。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自律是作用於人的自身,是自我修養的境界,以“德”立身,內化忠信,真正做到由“要我忠信”到“我要忠信”的轉化。

忠信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今社會的發展對忠信的要求亦越來越高。這不僅關係到個人的道德素質,更關係到一個民族的道德水準。我們能夠想像當一個國家的民眾本身的自律程度不夠,道德水準低下時,實現忠信便有如緣木求魚。如果立法者知法犯法;執法者混淆是非;知法者視法如無物……從忠信的具體實現來看,自律所起的作用也是決定性的,都必須內化於心才能起到作用。

十多年前,溫州曾經是中國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我們可以從“三十六張欠條鑒證溫州信用”的故事裏看出,是自律使溫州從一個不忠信信實的城市走向了一個擁有良好信譽的城市。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潤存在,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益存在,就會有人去踐踏良知。”究竟產生失信行為的動機是甚麼呢?這是人對利益追逐的內在心理,外在的利益大了,會使人們內心的自律防崩潰,有了趨利避害的本性,故自律則要通過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來抵禦外部利益的誘感,它可以介入每個人的內心,需要個人的道德准則和外在利益的誘感進行一個較量。反觀我國現時存在的問題,貪汙、走私、假鈔票等層出不窮的非忠信現象,完全是違反了道德存在的本身價值。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忠信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境界。所謂的自我修養,就是通過道德踐履和自我反思的方法,培養高尚的品格,以達到人格的完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應以信的準則來要求自己,都應做到忠信,以達至以自律內化於心的道德意識。

人類一手高舉道德自律的火把,一手緊握法律的利刃,究竟是以自律來行忠信還是以法律來行忠信呢?自律歸根到底都是律,即是約束。一個人若果不忠信又不能夠被別人察覺,杜絕失信就難之又難,但另一方面,人如果只靠道德約束自我,不能自律的人就無法制約,所以我們還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來保障行忠信的廣大人民。正是由於自律的精神起著主導作用,它是人類本性的主要體現,所以說主要是靠自律而非法律,但法律又起到了輔助性作用。

孔子向弟子們講述他的志願時表示:“老的過安穩日子,朋友相信我,年輕的對我挺懷念。”孔子的志願就是那樣平凡,但又是那樣溫暖、忠厚。現代人啊!你們讀懂的又能有幾?

•  三 等獎 ‧

生活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符潤南(東南學校) ,

孔子─一個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著名人物,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出色的教育家、哲學家,他的故事、他的名言、他的道理,無不深深印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他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議題,打破一般人受環境影響而衍生的傳統觀點,為人們點亮出最合適的道路。

在孔子眾多的議題中,其中最為“發我深省”的題目,就是人生的目的。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曾問自己這個問題: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獲得金錢、名譽、地位,還是純粹心靈上的滿足,這是一條答案因人而異的問題,而我認為人生中不斷需要的,就是學習新的知識。

為甚麼要把學習作為人生的第一要務?很多人只認為從學校或師父中學取了知識,就足以走過人生這條漫長的道路。孔子門下有門生三千,當中極有才華的一位學生子貢,聽說他本身自視甚高,當他入了孔子門下,在第一年的時候,他覺得孔子比不上他自己;而在第二年的時候,他已覺得孔子與自己差不多;到了第三年的時候,他終於發現,自己遠遠不如孔子,由此可見,縱然經過多年學習後投身社會,自己所學到的只是一些十分基礎和數量十分有限的知識,對於滿足生活上的所需,還相差得很遠。

我們面對著時代的不斷演變,社會對於人素質上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傳統的教育方法已遠遠不能夠滿足個人一生的需求,假如不能隨著時代和環境作出應變而不斷學習,可能就會成為新的“文盲”,從而被時代所遺棄。因此,一個人一定要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才能在廣寬的道路昂揚邁進。

可能有人會認為,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恆學習,條件上的配合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輕易取得這樣的“機會”。但事實上,我們永遠可以輕易取得學習的課本、環境、老師、檢查等,只要能立定志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也能學習到需要的知識,正如孔子,從十五歲矢志學習起,就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下至吹鼓手、倉庫和牧場的管理人,上至拜見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專程到首都洛邑(即現今洛陽)學習周禮,因此,學習是不受任何外界因素所限制的,只有學習的“意欲”,就會有學習的“機會”

我們認該如何對待學習得來的知識?我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明顯,首先要懂得融會貫通,而不只是一個傳統的“有腳書櫃”,需要有自我的見解以及自我的匯合。孔子曾與自己的學生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子曰:“賜也,女以子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由此可見,對待知識的,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另外,學知識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能在生活中得到運用,得到發揮,所以還要學習去自行實踐,才能令所學到的知識得到發揮,因為社會中的考驗不是跟學校的考試一樣,只需要把答案背下或只是從給出的已知條件求出答案而已,是需要通過變通使用和經驗累積,才能真真正正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除此以外,知識的獲取欲望,亦應該隨著成就而不斷倍增,從過去到現在,只要是有巨大成就的人都會希望能有進一步突破,因此就需要不斷學習,為接下來的道路去作最佳準備,如果想達成這美好的理想,就必須把可運用的空閑時間,投資在能增加工作效率以及有價值的知識上去,從而利用新的知識,去獲得新的成就。

人生的歷程,漫長且不可預計,利用閒暇的時間去投資人生,獲取寶貴的知識,日積月累下,能夠化為強厚的力量,從而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以及完成事情的準確度及效率,能夠更自己的“投資項目“更上一層樓,使自己的人生更為充實,更為美滿,令這唯一的”文章”,寫下一段又一段激昂的章節,才不會遺憾人生。

學習,並不是一件苦差事

梁錦英(培道中學)

生活在這個世紀的新生代,貧窮、疾病總是遠離我們,我們就像活在溫室裏的小花,每天在父母的悉心照顧下成長著。但是幸福不是一輩子的,我們總會長大,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荊棘的社會裏繼續生存。而學會學習,並且不斷學習,就正正是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來的不二法門。

如何學習?如何快樂地學習?這些問題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今年青人煩惱的淵源之一。「學貴於法」,這是以前一位老師告訴我的。其實學習並不是一件苦差事,只要我們找出學習的竅門,並且重新認清學習、改變學習的態度,你絕對能夠輕輕鬆鬆地面對學習。

孔子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做人的道理、治國的思想等精華都已被收錄在《論語》一書中了。他的一言一行都發人深省,其中,孔老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可謂是我們黑夜中的明燈。

俗語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要使學業有成,首先要修正自己對學習的態度。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是生而知之者呢?即使是至聖先師孔子也承認自己並非天才,只不過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地去探求它,才最終成為萬世聖賢的典範。所以,盡管我們不是生而知之者,但是我們可以用功讀書而成為學而知之者啊!若因為天賦的問題就困而不學,自暴自棄,這就難怪孔老先生說民斯為下矣!不能否認,天賦能為我們的學習帶來很多方便,但這也只是一個條件罷了。倘若我們不用功,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深造,再好的天賦也只如流星一樣,一閃即逝!記得初中時候國文課上曾經學習過的課文《傷仲永》,主人翁仲永就是一個天賦過人的小孩,其實只要他用功學習,將來必成大器。可惜他終日徘徊於表演中,最後只能淪為一個普通人,暴殄天物啊!

前人的經驗就好比為一面明鏡,如果你天賦過人,請珍惜上天眷顧你的才能;如果你不及別人的天資,這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態度,愛迪生不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嗎?只要我們發揮自己的才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不一樣的天才!

當你有了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後,找到學習的方法就會使你事半功倍!

在《論語?述而》中,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要把所有學問都弄通、懂透是不可能的。所以,生活在這個世紀的我們正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有興趣的知識來學習;否則,終其一生,也只能學在皮毛上而未能學在精髓中。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呢?孔聖人的方法就是通過多聞、多見,將勤補拙,這樣學習得來的知識就僅次於與生俱來的資質了。然而,我們又要怎樣才能做到多聞、多聽呢?

孔老 先生告訴我們,細心觀察我們的生活就能做到多聞多聽了。 你可能會感到好奇,這是為甚麼呢?在《論語?述而》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即使是數人同行,只要我們肯花心思多留意身邊的人,每一位都可以是你的良師益友──他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而他的缺點卻是我們的鏡子啊!

最後,我認為如果我們心中都抱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那麼我們的學習將會更上一層樓!

在《論語?為政》中,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作為大聖人,然而他始終踏踏實實地學習,不敢心存僥倖,以最務實、最誠懇的態度對待學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求得真學問的基礎啊!

常言道,藝術源於生活。我想,學習又何嘗不是源於生活呢?只要我們抱著正確、誠懇的態度,掌握了適當的方法去求學,學習便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他就好像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元素,滋養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人類社會不斷進步!

對“仁”的感悟

區慧欣(培華中學) ,

翻開《孔子語錄》,細讀當中的金句玉言,我常常發現,這些簡樸的句子中閃爍著一種智慧的光芒。這種光芒穿越了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洪流,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依然光亮如昔,這縷千古的智慧之光,點亮了現代人心靈中的那一片灰暗荒蕪……

“仁”,被孔子視為人生價值中的最高原則,他把求仁看作是一個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問題,“仁”可以說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那麼?“仁”究竟是甚麼呢?“仁”難道只單純地被理解為仁愛,仁慈嗎?當然不是這樣的,孔子心目中對“仁”定義的涵義是很廣大的。子張曾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那麼“五者”是指甚麼呢?即“恭、寬、信、敏、惠。”用現在的意思來看,孔子認為只要處處實行莊重,寬厚,守信,勤敏,慈惠等五種品德,便是仁人了。

孔夫子曾說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關注的是德行,小人關注的是田宅;君子注重的是刑法,小人注重的是恩惠。在現今的社會裡,彌漫著一股功利的不良心態,很多現代人都在追求著那虛無飄渺的財富與名利,無形中沾染了小人「懷土」、「懷惠」的心態,疏忽了君子「懷德」、「懷刑」的行止,這些人即使物質生活富足,但一雙本來雪亮的明眸卻被世俗塵囂所蒙蔽,心中的精神生命已然陷於枯萎,徒然只剩下一副華麗的皮囊,先哲的智慧話語已於這些人的心中消失殆盡;更有甚者,為了追名逐利,獲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而被心中的欲望所支配著,不惜觸犯法律,人生的道途便斷然陷於自的地步……

賭場璀璨的燈光,一直遮掩著澳門自開賭以來所引發的種種問題,這其中,對澳門青少年的影響是猶為深遠的。如部分青少年終日在賭場的耳濡目染下,禁不住誘惑步入賭場,染上賭癮,泥足深陷地墜進賭博的深淵;有些青少年為了賺取優厚的薪金而綴學入職賭場;有些已從事博彩業的年輕荷官,整天面對的只是賭上的紙醉金迷,每一天的生活枯燥乏味,缺乏推動向前的目標,面對金錢的誘惑,不惜 挺而走險,賭場荷官偷取籌碼的事件亦耳有所聞……此刻,面對這些發生在澳門小城的問題,我的心中不禁疑惑,作為青少年,在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不良的誘惑時,又該如何堅守自己的意向,做到“君子懷德,君子懷刑”呢?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假如我們立志要實行仁德,就不會做壞事。孔子在教人們做人處世的各種道理都離不開一個字——“仁”。孔子認為,只要真正有志於仁,就無惡也。因為“志”,是一個人的志向,當一個人真的立志以“仁”為自己的志向以後,他就會全心全意地朝所求的目標努力邁步;因為有志於這個目標,所以就會很小心謹慎地把全部精神貫注進去。如果一個人全部精神貫注於要達成“仁”這個目標時,這個人還會做壞事嗎?我想,在現今的社會裡,由於學校大多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的情況,部分青少年缺乏了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從而發生了不少關於青少年的社會問題,如有的學生為了錢財而販毒,有的當街搶劫事主財物,有的撩事鬥非、打群架,由於嚴重傷害他人身體,而要鋃鐺入獄。而“仁”這個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正能培養青少年建立正面的道德價值觀,教育他們在社會上擔當一個仁人的角色。

“仁”,不僅是孔子智慧學說的結晶,也是孔子終其一生都在堅守的精神。孔子的人生道途並不是平坦的,他一生都在為小康社會和大同世界的理想而奮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身體力行,周遊列國,努力游說各國君主推行仁政。他為了要宣揚他的仁政學說,曾被困在陳蔡地方,甚至連糧食也斷絕了,可是盡管身處在惡劣的環境中,他仍謹守“仁”的道德品格,“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我想,孔子這種精神是很值得我們一輩青少年所學習的,現今的一些青少年,在家中被捧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在人生的道途上還不知挫折為何物,只要在生活上遇到輕微的挫折或失敗,便感到灰心意冷,如此害怕艱辛,害怕失敗,害怕冒險的品性將來又如何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要成功,就必須像孔子那樣,“仁者不憂”,在面對困難當前,於心中仍堅守著仁的信念,勇敢無懼地對抗逆境。

在孔子的至理名言中遊走過來,我感到孔子正如他的學生顏淵所說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孔子就像一座巍峨宏大的高山,屹立在眾生之端,他精妙的思想學說,是自這座高山上流淌而下的聖潔之水,滋養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這股聖潔之水流淌至今,使我等年青一輩得能嘗之,當中的精妙良言,均引起我的一番沉思,啟發,並把孔夫子的教導銘銘刻記於心,並努力付諸實行,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相信,只要我們青少年一輩立志於仁德,朝著仁德奮力前進,努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格,仁,必能長存於我們的心中。

讓我們細讀孔子的智慧精髓,跨越這千古的滄桑,在杏林之下,孔子席前,做一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旳人。

天才出於勤奮

劉寶珠(培華中學) ,

「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兩千五百年前孔子那裏尋找智慧。」這是世界諾貝爾獲得者在巴黎集會的宣言。認識孔子並不難,但參透孔子的智慧卻甚艱難。就連身處在兩千多年前孔子的學生顏淵也說過,他的老師是一座高山。而在這兩千多年來,多少人在攀登這座高山,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達頂峰,瞭解這座高山的真正的面貌?而作為二千多年後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又怎麼從這座高山尋找智慧呢?我捧著《孔子語錄》一書,沈浸在字的海洋裏,咀嚼著人生的大道理,書中的一字一句就如樂譜上跳彈著的音符,一下一下地震撼著我的心弦,為我重新審視人生敲起了動人的樂章。

天才出於勤奮,這話千真萬確。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一個愛好古代文化,敏捷勤奮去追求知識的人。」孔子不但是這樣說而且是身體力行,孔子就是在這廣闊的知識海洋裏不斷努力、勤奮學習,成為先賢,才有著影響世界人類的智慧。我想古往今來的名人僅靠那聰穎的天資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要成功就只有勤奮努力,才能在無限的知識海洋裏獵取到真智實才,開拓知識領域,再把所學到的知識實際運用到現在。

我國體育界巨人素有「風之子」美稱的劉翔,從前,他是一位跳遠的選手,後來被人發掘出他的優點,培養他成為跨欄選手。經過多次的特訓,在汗水與辛酸的煎熬,他成為了一位跨欄好手,並在奧運及其他世界跨欄賽事中獲得了第一的驚人成績,近日他更破世界紀錄以12秒91的速度,成為世界第一,為亞洲人不可能的速度作出改寫。劉翔就是以他驚人的毅力學習有關跨欄的知識,以及用頑強的意志克服訓練的疲勞與辛酸,為祖國田徑運動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他就是憑著「勤奮」,成為體育的「天才」。還有就是世界著明科學家愛迪生為了研製電燈,曾經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甚至連續幾天不眠不休地進行實驗,在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終於製造了人類史上第一盞電燈,照亮了全世界,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他們的成果都是以血汗換來的,他們為人類歷史創造一個個的奇蹟。

學習知識,是人生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有些人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有些人卻滿腔埋怨,埋怨自己的天資不足。 高爾基 曾說:「天才出於勤奮。」 卡萊爾 也說:「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成才除了靠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最重要的還是後天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沒有那後天的努力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又怎樣去實踐往後的成就呢? 所謂「人無賢愚,非學曷成?」只懂得埋怨自己的先天條件不足,卻不努力學習,試問,又怎能夠有所成就呢? 不錯,擁有聰穎的天資固然是好事,就如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但我相信 一個天才就算有多少天分,但沒有後天的努力,不重視學習,也不能取得多大成就 。法國有一句諺語說「 誰遊樂無度,誰就沒有功夫學習」曾記得我在中學課本中學到王安石的《傷仲永》,他天資聰敏,五歲就能做詩,但由於後天的荒廢學業,整天只顧吃喝玩樂,枉費了上天所賜予的天資,最後只成為平庸之輩。 可見, 先天所享有的天資,若果缺乏後天培育,一代天才也會被埋沒了!

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曾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思索考慮,始終都是認為學習才是最重要。當我們以認真的態度去學習知識時,少不免聽到一些埋怨自己生活條件不及人而沒有良好學習機會的說話。然而,這些先天的條件,對學習真的造成了阻撓嗎?中國古時候有一位匡衡「鑿壁偷光」,他自小生活在貧困的農村家庭,沒有上學的機會,但他渴望追求知識的理想,迫使他為求看書而替人打工,回到家就坐在陰暗的角落,靠著那牆壁縫隙中絲絲的光線,每天埋首苦讀,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學者。匡衡的生活環境貧困,但他卻能以積極去面對,相反,我們生活在這個繁榮昌盛的社會,有良好的讀書環境,但有的同學卻不懂得珍惜,認為自己不是天才,不是讀書的料子,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無心向學,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有些人更整夜打電子遊戲機,上課睡覺,欠交作業,考試作弊等。和遠在二千年前孔子的學習態度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想與其處處埋怨,倒不如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去面對學習,向周圍不同的人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孔子的「不恥下問」,尋根究底的精神,做到「溫故而知新」,勤學習,勤思考,我相信只要有著這樣堅毅的態度,知識寶庫就在你我的面前。

人生是一條崎嶇而漫長的道路── 有時風雨連天,有時花香遍地, 當中夾雜了歡樂和淚水,然而人的命運及前路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締造美滿的人生路,就必須擁有知識,而要掌握知識就要勤奮學習,因為只有「勤奮」,才能夠成就「天才」。

現代人的 “心靈雞湯”

梁慧詩(教業中學)

從孔子 先生的作品中 , 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 亦看到了社會上的不足之處。

孔子先生是生於春秋戰國那段時期 , 但他的獨特思想卻能流傳至今 , 而且還 深得大家的讚賞 , “仁”就是孔子先生學說的中心 , 他認為是人格修養的最高標準 , 是一切善德的總和。

孔子先生的作品中 , 我最熟悉的就是《論語》的“論仁” “論君子” ,那些篇章 , 我能倒背如流。子曰:“富與貴 ,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 不處也;貧與賤 , 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 不去也。”這兩段的話是非常值得現今的社會人士深思,現今的人追求金錢物質享受 , 為想獲得更多金錢而煩惱,有的人甚至乎不惜用任何代價去換取金錢 , 偷摸搶劫 , 坑蒙拐騙……

我曾經親眼看見過媽媽的手袋被別人搶去。那天,我和媽媽毫無介意在街上行走時 , 突然有一個身材不高的男子迅速地把媽媽的手袋搶走 , 媽媽邊大聲喊叫,一邊追搶劫者 , 但最終媽媽的手袋被那個人搶去 , 當時身邊的人有很多 , 可惜無任何一個人去幫助我和媽媽 , 可能是那個人手上持一把利器吧 ! 當時那惊恐 , 無奈的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 , 一輩子也忘不掉。那是明搶 , 還有暗奪的 , 你看到造偽劣產品的 , 不也是在用欺騙手段搶錢嗎 ? 誰想買對自己有害的產品?相信那些“暗搶者”也不願意。“己所不欲 , 勿施於人” , 自己不想吃假藥的話 , 就不要制假藥;自己不想吃有毒的食品 , 就不要賣有毒的食品去害人…… , 大家應該用正當的手法 , 而不應該明偷暗搶 , 弄到人人自危 , 膽戰心驚。

我真是很想問問那些用非法手段去奪取金錢的人 , 用那黑心的金錢 , 心裏好過嗎 ? 如果人人為了追求富貴而不擇手段 , 那麼我相信人人都不會有安樂的生活。有錢又如何呢 ? 無可否認金錢是不可缺少 , 這點我非常清楚 , 因為我自身家境也不是太富裕 , 經常都要為供樓的事而煩惱 , 雖然如此 , 但我的家人也是安安穩穩地去工作 , 從不抱怨些甚麼 , 也從不做任何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去換取利益 , 雖然生活簡樸 , 但心裏踏實 , 比那些損人利己的人 , 我的家庭會來得更加安心快樂 , 因為我們都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說真的,在澳門,現今社會還不至於貧窮到沒有飯吃 , 只要自己肯?動 , 下力氣 , 飽還是有的。反而過分追求富貴才令人害怕 , 不擇手段去追求“富” 與“貴”會令人走上?路。澳門最近就出現了一位名人 , 他自身已經是擁有豐裕的財富 , 位尊而祿厚 , 可是因一時貪念 , 而將自己美好的前程盡 , 還可能後半生都要在監獄中度過 , 當他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時候 , 我想他一定很後悔 , 這事對後人來說也是個借鑒 , 正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 , 做壞事的人 , 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報應 , 那真是很可悲啊 ! 說真的如果要我絞盡腦汁 , 毀名譽去奪取金錢這些身外之物 , 其實倒不如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只知曉道義 , 小人只知曉利益 , 多麼貼切現今社會的一句說話啊 ! 現今能不計較利益而為道義去助人的又有多少個人 , 社會風氣和人均素質要得以提高 , 真要多學習孔子的思想 , 不僅是平民百姓要學 , 做官的也都學習 , 而且要實行。雖然我生活的圈子不是很廣 , 可是我身邊接觸到的人和事都是較為理想的 , 我所在的學校前身就是孔教學校 , 而且現今還有祭孔活動 , 校長 , 老師常常用孔子的話去教育我們 , “己所不欲 , 勿施於人”、“推己及人” ,人人為他人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他人富裕了,社會富裕了,我能不富裕嗎?

孔子的話真是現代人的“心靈雞湯” , 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營養 , 精神上富有了 , 落實到行?中去,社會才能安定、和諧、幸福。

談交友

盧文滔(教業中學)

“朋友是指有十分友好的關係人,通常會對對方誠實、忠心,以及先為對方著想。他們的性格、口味、興趣等都可能很相似,而且可能經常一起活動。他們亦可能互相幫助,對於大部份人而言,朋友是能夠信任的夥伴。”這就是對於朋友的解釋 。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如果沒有朋友,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黯淡,沒有趣味。

朋友,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我們要有判斷、選擇的能力。子曰:“無友不如

已者。”首先,我們不要結交一些品行、德行都比自己差的人。孔子也說道:“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每個人都清楚自己應該結交怎樣朋友才是有益,結交怎樣的人是有害。

常言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可見身邊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是多大,如果我們交到了益友,我們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使自己有所進步。但如果我們不慎交到了損友,我們就有可能變成跟他們一樣,影響自己的人生。

若你結交了益友,當在你困難失意的時候,他會成為你的支柱,無條件地支持你、關心著你,幫你重拾信心。相反,如果你交上損友的話,他會在你失意的時候離棄你,讓你更加傷心,使你覺得自己的生命上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令你的世界變得灰暗。

在認識的人中,很多都喜歡在網上認識朋友,在網上聊聊天或者通過視訊互相見見面。這些朋友你了解嗎?真的值得信任嗎?我認為在網絡世界,所有人都是虛幻的,並沒有真正地在你身邊存在過。看過很多的新聞,說一男一女的網友約出來見面,結果男方對女方做出了一些犯法的行為,弄出了一個個的悲慘結局。

所以我認為網友是可以一齊閒聊,但不值得結交。

雖然結交朋友,真的要認真判斷清楚,但是?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點,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小小缺點就肯定別人是損友,這樣只會令你沒有朋友。

與朋友相處,我們要拿出我們的真誠,要用真實的言語、真實的情感去交往,在朋友患難時,也要拿出自己的心去關心他。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呼?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使你沒有每天進行自我反省,但你也要不時反省自己與朋友交往時有沒有做到誠實守信。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可見結交朋友,誠信二字是很重要,只要你做到,才可得到朋友的信任。

在《論語·》,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很多人都認識這句話,意思是 : “ 有朋友從遠方來探望 , 就會好快樂。”事實上 , 不論是從遠或近的朋友來探望 , 也會很高興,對嗎?試想一下,有朋友來到你家,和你一齊談天說地,做一些你們喜歡的事情,怎麼會不高興呢?這也說明了朋友之間要珍惜相處的時間,因為往往和朋友相處的時間並不多。特別在這個繁華的都市,朋友間的見面就更加少,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手提電話或者通過網上去溝通、聯絡,來維持彼此間的友情。

無可否認,認識朋友是有目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困難時可以得到幫助,得到問候和關心。但這些都是相方性的,應該是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才對,所並不要覺得認識朋友是為了達到些目的。但無疑地,社會上會有些人因為想得到你的某些好處而跟你結交,這些人我們得要帶著眼鏡去看清楚。

朋友是由自己去選擇的,自己要有學會選擇的能力,朋友是值得信任的,彼此之間要互相幫助,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而真正的朋友,往往就會改變你的態度,改變你的人生。

孔子教會我們怎樣去結交朋友、選擇朋友,教會我們要對朋友忠誠,也教會我們要真惜朋友。孔子這個偉大的教育家,真是令後人得益不少,他所教育的並不只是他的三千個學生,而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

尋找內心的羅盤 ─讀〈論語〉有感

黃巧燕(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日薄西山 , 窗外飄來陣陣清淡的桂花香。

我輕輕的合上手中的讀本 , 思緒仍停留在剛逝去的一刻 , 在腦海的字裏行間穿梭。我回想起自我出生開始 , 牙牙學語 , 直到現在這個站在時代尖端的青少年 , 十六載的似水流年 , 確確實實地在我軀體上烙下成長的痕跡 ; 而時間的齒輪 , 亦在回憶的推動下 , 周而復始地輪迴轉動。我一方面對前景充滿憧憬 , 熱誠 , 另一方面又使我迷惘 , 惆悵 : 我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小船 , 漫無目的地漂流 , 沒有明確的方向 , 沒有地點 , 就這樣一直順水而流 , 所以我一直在找尋一個羅盤 , 一個能認清人生方向的羅盤 , 指引我橫渡人生的汪洋 , 直到我遇上它──〈論語〉。

我始終相信豐盛的人生建基於正確的品德觀上。子曰 : 「人而不仁 , 如禮何 ? 人而仁 , 如樂何 ? 」被喻為至聖先師的孔子傳教時非常重視「仁」 , 他教學時一開始就教導弟子要為「仁」。而在他的學說中 , 也以「仁」作為核心內容。孔子認為 , 仁是品德之中的基礎 , 是一切禮樂的建基者。另一方面 , 仁亦是各種美德的集大成者 , 各種美德皆要在「仁」的基礎上擴展 , 因它們皆能匯聚成「仁」之中。而孔子還提出「仁學」說 ; 他認為仁代表至高無上的境界 , 它比脫貧致富重要得多 , 甚至和被我們認為是最珍貴的東西──生命同列 . 這可從「子曰 :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 造次必於是 , 顛沛必於是』」中可見。但 , 想深一點 , 為甚麼我們要成為一個仁者 ? 孟子在〈論四端〉中 , 為我們闡明了答案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 看待成仁、義、禮、智四種美德的萌芽 , 稱之為四端。他認為 , 人之所以有仁心 , 皆由人有不忍別人受害的心 , 亦即所謂惻隱之心 , 此是人性所固有的。而他將這四端看成是人之四肢 . 可見它的重要性。另外 , 孔子認為愛是「成仁」的次要因素。「子曰 : 『仁者愛人』」換言之 , 愛是作為仁者的必要條件。每個人生活中都必須滲透愛 , 不是嗎 ?

在印度歷史中有一句諺語 : 「生命端賴我們怎樣去經營它」 , 而在〈論語〉中 , 子曰 : 「逝者如斯夫 ! 不捨晝夜」雖然印度文化和孔子思想各有不同 , 但兩者皆帶出一個常被世人看成是老生常談的道理 : 善用時間。在這個迷失世界中 , 到處鼓吹崇尚潮流 , 盲目追求物質的風氣 , 人在紙醉金迷的生活裏載浮載沉 , 不時忽略了人性的培養。或者某些人會說 : 「仁道距離我們千里般遙遠 , 該怎樣去遵循呢?」這個問題五千年前的孔子亦有深思。子曰 : 「仁遠乎哉 ? 我欲仁斯 , 仁至矣。」孔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癥結所在 : 自己。對 ! 所有仁義道德的根源都在於自己本身 , 要依賴我們去發光發熱。如果我們沒去接受 , 去實踐 , 那它們都只是一堆沒用的文字符號而已 , 絲毫起不到作用。孔子告訴我們 , 其實仁一直都是近在咫尺──就在我們的內心裏 , 只要我們立心成為仁者 , 就能「求仁而得仁了。」從今天起就解除欲望的束縛吧 ! 因為「只有你能決定如何使用上帝給你的時間」( << 魔戒 >>) 所以 , 自己生命的道路就由自己選擇 !

成果的碩收是要依賴汗水的灌溉。相比起某些道貌岸然的人 , 滿口仁義道德 , 自認為經已具備當仁者的資格 , 其實只是掩耳盜鈴般自欺欺人而已。子曰 : 「巧言令聲鮮矣仁。」子曰 : 「為仁由己 , 而由人乎哉 ? 」孔子一再強調求仁者要矢志不移 , 身體力行地行仁義道德 , 發憤矢志 , 終必能達到仁者的境界。如果要切切實實地實踐仁的定義 , 還有一個先決的條件──毅力。孔子認為學「仁」應該鍥而不捨 , 堅持不懈 , 以為成為「仁者」的目標邁步。法國雜誌總編輯 , 尚─多明尼克·鮑比 , 在四十四歲時突然腦幹中風 , 全身癱瘓 , 不能言語 , 整個軀體就只剩下左眼能活動 , 就像被困在潛水鐘一樣 , 無助而孤獨。而他就靠眨動左眼 , 吃力地一個字繼一個字地著作了這本不尋常的回憶錄──〈潛水鐘與蝴蝶〉。毅力在他身上所發出的力量是如此強大 , 所迸發的光芒使他的生命蛻變成一隻觸目的蝴蝶 , 以最纏綿的方式去訴說對殘存生命的不捨與愛戀。他在自己的生命中落實了一個仁者的角色 ; 他奮力去活出自己的生命 , 使它像星火一樣飛騰。這對於天天在揮霍生命的我們 , 不是最大的譏諷和嘲笑嗎 ? 鮑比用毅力為自己的生命撰寫更豐盛的定義 , 為甚麼我們就不可以持之以恆地把「仁」實踐在生命之中呢 ? 這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孔子所提出的「仁」 , 不僅僅是針對個人而存在的。「仁」必須從人性上發展擴充 , 推及至各種人際關係 : 小 至父子 , 兄弟 , 夫妻 , 大至社會間的接觸 , 國際間的互動。 這樣「仁」才可發揮出最好的效用 , 在世界合作中架起一座相向的橋樑。

「仁」 . 宛如一顆埋藏在我們內心的小種子 , 自我們存在於世上的那一刻起 , 它就一直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 等待我們去發掘、去探索。現在就讓我們剪除心內的雜草 , 騰出一個空隙去讓這顆種子萌芽、茁壯成長 , 讓它在生命旅程中 . 繼續滋養我的心靈。

輕輕的蓋上手中的〈論語〉 , 頓時覺得內心踏實了許多。我還需再尋覓些甚麼 ? 還是立即把握青春的時間 , 手執內心的羅盤 , 向世界出發 !

從愛開始

陳穎心(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孔子說過:「孝悌,人之本也。」古語亦有云:「百行以孝為先。」都是把孝放在一切道德之上,儒家更說不孝的人是「畜牲」,可見中國人是非常重視孝道的, 而孝道亦一直被視為中國的傳統美德。

子曰 :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古時的人要行孝道真不是那麼的容易可是孝順的故事比比皆是。而那些孝子亦成為千古歌頌的對象。既然前人這麼困難都能盡孝,那現在不就是有很多孝子嗎?可是,孔子也說過:「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說我們自以為盡了孝道的人,其實只是從物質上去滿足父母;當他們老了,便把他們送到安老院而沒有理會過他們的感受,孔子認為這樣的人跟飼養動物沒有分別。或是「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當父母有需要時,就幫助他們,有好吃的,就先給他們吃,可是臉上都不是好的臉色。這樣的孝順,父母會覺得高興嗎?而造成他們會這樣「孝順」父母的因素,最主要是他們其實都不肯付出愛。

試想想,沒有父母,就不會有我們。當我們還在母親體內時,父母已經花很多時間在我們身上,好讓我們一出生就能得到最好的照料。當我們慢慢長大,父母花在我們的時間和心血便愈來愈多。再想想,當初是誰教導我們讀第一個字的?是誰教導我們走第一步的?是誰教導我們拿起筷子吃飯的?這些太簡單事情,但倘若沒有父母教導,我們可能連這些事情也學不會;當我們再長大一點,他們又怕我們學壞;當我們生病時,父母又會非常擔心……這樣,我們不難發現父母對我們付出最多的,其實是他們的愛。

沒錯,同樣都是愛,為什麼父母可以對我們付出,而我們就不可以呢?

難道愛只是一種單向的活動?

難道我們做子女的只須做被愛的一個?

難道我們都是這樣自私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父母付出愛呢?我覺得是要懂得感恩,因為上天給我們的父母只有一個,學會感恩,我們就能明白父母對我們的好,明白父母的立場,?他們的話;而愛,就是這樣建立的。

愛,是衍生出一切的元素,當有了愛之後,一切都會變得美好。因為父母在我們的心裡已經佔了一個位置,我們不會拿他們和別人的父母比較,我們會珍惜他們,重視他們;當他們勞累時會主動幫他們捶背;當他們生病時會主動照顧他們,就像當初他們照顧我們一樣……簡簡單單的愛,足以讓父母覺得很窩心。

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就是在這愛上互相交流,同時享受著愛與被愛的幸福。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應該是令人感到悲哀的。與其在父母離世後才懂得去後悔,我們現在就要抓住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每天抽一點時間,跟父母聊聊天,把自己一天的生活點滴和父母分享,無論是快樂的或是傷心的,都告訴他們,其實父母都很愛聽這些,而且還可藉此了解我們多一些,同時也聽父母的生活;當父母教導我們時便耐心聆聽,不要覺得很嘮叨,因為父母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記得前些日子看到一宗新聞,內容講到一個父親勸他的兒子不要經常喝酒,結果兒子覺得他很麻煩,一怒之下把父親打死了。雖然這是令人髮指的,是某程度上我覺得這個男人很可憐,因為再也聽不到父親的叮嚀了。所以當父母仍然健在時,我們要好好珍惜和他們相處的一分一秒。

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感受父母給我們的愛,回應他們,報答他們,以無愧於他們一直為們所付出的一切一切。

學孝.盡孝

徐美娟(濠江中學分校) ,

停步不前,已經不是我的作風。討厭改變,其實是害怕失去。

我無法輕易忘記一些重要的大事,也無法輕易地把情感?開。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煙,在空中盤旋著,慢慢地消失無蹤;她的身影隨著那煙也飄到遠方去。淚,靜靜地滑落,滴在我的心湖上,泛起陣陣漣漪。我彷彿聽到,風中有人唱著哀傷的曲子……

奶奶的離去,我直到現在都忘不了。即使已經過了一年多,心裏某一個位置依然是空的。祭祀的那一天,一切都依著傳統去做,我們的神情都很莊重。可是,我感受到大家的悲哀,一點一點地從大家的心傳出來。

我突然想起奶奶生前的一些往事。當她進院後,我們都馬上去看她。我緊緊握著奶奶的手,坐在她身邊跟她聊天。當時,她的笑容很美、很燦爛,但她的臉容卻比以前消瘦很多。我無法體會到她患病的痛苦,但我的心卻暗暗地在痛。

子曰:“父母唯其疾而憂。”

也許我的痛比不上父親的痛。父親曾說過,奶奶在他一生之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無論她年紀有多老邁都一定要陪她走過一生。奶奶長期住院時,父親每天都去探望她。也許是上天的安排,奶奶去世的那天,父親來不及送她。父親懊悔自己的不是,他心痛地流下淚水,那淚水滴落在奶奶手中、心中……

我無法去體會他有多痛,但孔子的話卻指引了我。生離死別自有天定,即使是這樣,我們還要趁著重要的人還在時,努力地盡孝。那我就是個懂得“孝”的子女吧?可是,並不是這樣的。“孝”並不是光說說、看看就可以,是要去實行的。但實行“孝”也有很多種。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光是贍養我們的父母,而不去關心他們,這跟飼養牲畜有什麼分別?父母都把一切美好的東西給了我們,但我們卻沒有好好回報他們,這符合“孝”嗎?即使是一句簡單的問候,父母們的心都已經甜了。“孝”是要用心去實行,而不是用物質去實行的。除此之外,我們是要抱著感謝之心去侍奉父母,因為“身體髮膚受諸父母。”心存感謝,才能由心裏面為他們著想。

我討厭從前的自己,因為我沒有好好盡孝道。我對父母們從不關心,也經常頂撞他們。母親也曾經因為我的反叛而落淚。我停滯不前的腳步,已經傷害了自己最愛的人。直到,失去了奶奶,我才明白到自己的愚昧。人長大了,才會變得懂事,才會明白父母的辛苦。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人是要通過學習,才會懂得知識。如果我不去學習如何做一個孝子,我就會失去了自己重要的人。做人也是要學習的,聽取長輩的話,然後自己再深思一下,再去實行就會事半功倍。學“孝”也是,不能變成“愚孝”。

“孝”在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占了一席位,也是實行仁德的磐石。沒有“孝”作為基石,社會是無法取得平衡。無論是古時還是現在,也是一直保留著注重孝道。古語有云:“百行以孝為先。”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們究竟有沒有做到“孝”呢?

命、禮、言

吳乾坤(濠江中學分校) ,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其意為“不知道命運,就不可能做君子;不懂得禮儀,就不可能立足社會;不會分辨言語,就不可能識別人。”從此語中窺人生,可見一斑,惹人深思……

孔子所說的命,即指宇宙的自然規律,也指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這些都是影響個人處境而造成的命運、歸宿。如果你不知道這些,沒有自知之明,那麼你怎能好好握住自己呢?這也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的寓意。雖然出生的家庭背景無法由人抉擇。有人生於富貴家庭,食衣無憂,有人生於貧苦家庭,連基本的三餐都要終日憂慮。但命運並非天注定,並非注定終身如是。富貴的人可能因揮霍無度而散盡千金,貧窮的人立志進取而創造富裕的人生。正因如是,所以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身世處境,不要對富裕的生活依賴成性,也不要因貧困的環境而自暴自棄。學會道德修養的重要,以道德基礎營造富裕人生,認知命運,學會立身處世之道。

關於“禮”指的不是具體的禮儀、禮節,而是包括所有的傳統禮儀,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傳統文化的概念。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懂得其精髓,吸取其精華,從中學會人與人的相處之道。正如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即使是公車上簡單的讓座,換來真摰的微笑, 也蘊含著高尚的哲學。在擁擠的街道上遇到了久違的朋友,相互迎著笑容,卻能增進友誼。在收到別人的禮物時,懷著喜悅的面容說聲 “謝謝”,卻令人感到欣慰。反之,枉顧社會禮儀的人會招來別人藐視的眼神,不顧紀律的人也會受到社會的指責。這確立了“禮”是社會上建交的重要橋樑,是文化傳統的基本,也是融入別人生活,融入社會的基本。

信用是開口說話的保證,所以凡是開口說話,首先要講究信用。欺詐不實的言語,在社會上可以永遠行得通嗎?這就要靠分辨別人的話語,才能真正了解他。言語乃心聲之表現,可知言語乃出自於人內心想法,也可由一個人的話語中明顯地看出此人內心的善惡。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開口就是長篇大論的人,未必是有信譽的人;話雖少,卻能字字珠璣,也能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要訓練自己學會聽懂別人的語言乃至其心理,知道他的為人,正直的人當然能親近,反之,邪惡的人也要及時疏遠。 雖有很多口是心非的人,說話與為人是兩回事,然而誠於中而形於外,真能知言者一定能洞察是非。

“知命”、“知禮”、 “知言”,是做人處世的三要。前者“知命”是要我們懂得認知命運而非消極的認命,絕非不求進取的聽由天命。而後二者要靠人為的努力才能成功。這層次分明,次序井然的訓詞,是十分深入和寓意深遠;說來更是語重心長,發人深省的!

何謂 “ 知 ”?

蔡明媚(濠江中學分校)

每次看論語 , 我都總是覺得孔子很好玩 , 是有趣的人。尤其他對子路賭咒發誓那節:予所否者 , 天厭之!天厭之!我看時拊掌大笑 , 那種急切真正形如眼前。

孔子也曾諄諄誨導子路: “ 由 ,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 , 不知?不知 , 是知也。 ” “ 知之為知之 , 不知為不知 , 是為知。 ” 最早知道這句話 , 是從初中語文課本中學到的 , 老師給的解?是 “ 知道的就說知道 , 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 , 才是真正的知 ” 。我問過身邊的一些朋友 , 他們的解釋大致上是與我相同的。

“ 知道就說知道 ,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 才是真正的知 ”, 這種思維觀念維持了很久 , 并?有任何的懷疑。?竟 , 如果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一種學習態度倒也說的過去。只是進來再讀到這句話時 , 忽然覺得似乎還另有深意。至少是根據我現在的理解 , 可能還有這麼一種解? , 那就是 “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 , 還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才是真正的知 ” 。整句話都是在講 “ 知 ”, ?有 “ 不知 ” 。

為什麼這樣想?既有字面的理解 , 也有現實的體驗。

從字面上看 ,“ 知道的就說知道 , 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 ” 頂多把它算是一種比較好的學習態度,又怎麼能說是真正的 “ 知 ” 呢!我?顯然不能因為一個知者經常性的一句 “ 不知道 ”, 就說他是真正的 “ 知 ” !

從現實中來看 , 事前不考慮後果 , 等到問題乃至是難出來以後 , 就希望借一句輕描淡寫的 “ 我不知道 ” 息事寧人!這樣的事情我們碰到的還少嗎?無論是家庭里 , 同事朋友間 , 這樣的事情簡直是比比皆是。 而更令人感到滑稽的是 , 這部分人往往還因為能勇於承認錯誤、承認無知而?得贊譽。

自然 , 若比起那些做錯事後還死不認賬的人來說 , 這一句簡單的 “ 不知道 ”, 多少也能博得一些諒解 , 但我們又怎麼能說這才是真正的 “ 知 ” 呢。

只有 “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 , 并且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我們才能真正少我們犯錯誤的機會 , 從而少給他人、給社會造成的損失。為什麼這樣講?那是因為如果我們能做到 “ 知不知 ”, 我們所說的、所做的自然都是我們知道的 , ?有不知道的 , 也就不用等到問題出來後以一句 “ 不知道 ” 推卸責任。話又說回來 , 這麼說 , 是不是意味我們拒?學習呢?自然也不是。如果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 進而去學習 ,“ 不知 ” 自然很快又變成了 “ 知 ” 。

孔子認為 , 學習是老老實實的事 , 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 本身就是認識上的一種進步。然而 , 在我們身邊 , 不懂懂 , 自以為是 , 因羞於臉面而不敢去問的人不在少數 , 而這種心理和思想就大大抑制了我們的發展 , 抵消了同學們的才能和努力 , 使同學們的驕傲自?心理滋暗長 , 因而就?有了 “ 無知感 ” 、 “ 求知欲 ” ,明明 “ 不知 ” 還以為 “ 知 ”, 這才是最可怕的無知。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青年對譽?全球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稱自己 “ 無知 ” 感到大惑不解。於是他向愛因斯坦問了這個問題 , 愛因斯坦笑手拿出一張? , 在上面畫了一大一小個園圈。然後指大園圈說 , 我的知識圈比你大 , 當然未知領域的接觸面也比你大。

可見 , 知識越是增加。 “ 無知感 ” 越是烈 , 這就是有成就的偉人、學者們的普遍體會。法國數學家笛卡爾說過: “ 越學習,越發現自己的無知”。由此可知 , 如今的我們 , 就更應懂得學問的道理 , 難道我們還有理由 “ 惑而不從師 ” 嗎 ?

“ 知之為知之 , 不知為不知 ” 也是一種自我省察的工夫 , 認清自己 , 正視自身的不足 , 而且勇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 , 去除心中既有的框框 , 真實地面對自己 , 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掀開人類的行進史 , 從遠古到現在 , 再到將來 , 都是人們對周圍事物由 “ 不知 ” 到 “ 知 ” 的逐步完善的認識過程 , 過去如此 , 將來也是如此 , 所以人類的發展,既要靠 “ 有知 ” 來發現 , 更需要有 “ 無知感 ” 的有志者去開拓。 所以 , 我們這一代青少年 , 就更應該總結前人的教訓 , 要有疑就問 , 有意識去問 , 有膽量去問。

因此 , 只要我們有了 “ 知之為知之 , 不知為不知 ” 的意識 , 就能 “ 從而師之 ”, 就會有所發展 , 從而變成真正的 “ 知 ” 。

學習知識的靈魂
方琪琪(濠江中學分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一席話如雷貫耳地直坎我的心扉,使我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驀然地,我彷彿喝下了一杯清泉,甘露慢慢地流淌,滋潤了我的心靈,我不禁要嘆一句:「一言驚醒夢中人!」
「知之者」讓我們知道要學習知識,「好之者」使我們主動去追求知識,而「樂之者」卻令我們能夠享受知識,以學習知識為樂,可見「樂之者」是最高的層次,也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而要達到這種境界,興趣就是關鍵,它就像有神奇的力量,令你不由自主地戀上了學習,驅使你前進。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刻都在學習,對於我們這些莘莘學子,更要面對排山倒海的知識,有時我們會覺得疲於奔命,因此,我們就唯有把知識狼吞虎嚥,死記硬背,千方百計地塞進腦子裏,到考試完畢,我們便將它們統統拋諸腦後,我也是這樣走過了多少個寒暑,原來我一直以來都是孔夫子說的「知之者」,用的是「只知道要學習知識」的方法,既費神又浪費光陰。
時下人們大力提倡和推行的創思?學,就是要讓學生多思考、多發現問題、多發問,令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奧妙,產生對學習的興趣,這不也就是孔夫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出的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然後昇華到「我以學為樂」的學習之道嗎?可見「萬世師表」孔夫子的思想是高瞻遠矚。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的例子,都說明了培養興趣是學好知識的關鍵。例如我國西漢時期,有一個叫路舒的放羊孩子,由於家裏很窮,所以沒錢唸書,但他很想學習,每次聽到琅琅的讀書聲,他都很羡慕,於是他便用蒲草編織成書,然後向人家借來書,工工整整地抄在蒲草上,可以一邊放羊,一邊攻讀,憑他對學習這份濃厚的興趣和熱誠,他最終成為一位著名的法律學家。又例如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雖然身體殘障,但這沒有因此阻礙了他求知的堅強意志和熱情,他努力學習,不斷鑽研,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物理學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喻為是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代表人物 …… 這許多世界上成功的人士,都是因為他們對工作的那份興趣和執,令他們能寓工作於娛樂,做到敬業樂業,從而締造了他們輝煌的成就。
孔夫子要我們做「樂知者」,是因為它令我們享受學習,不但只是知道它、愛好它,還要以它為樂,甘心情願地喜歡學習,令自己醉心於求知的世界裏,將追求知識視為生活中的樂趣,我們定然能夠在廣無涯的學海裏覓得甘甜的成果。「樂知者」擁有一種豁然開朗、超然脫俗的心境,也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我們若能達到如斯境界,人生一定是美好的。
我們自出娘胎,便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學說話、學走路、學知識,學習也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可謂密不可分,我們與其逃避學習,害怕學習,面對它長吁短嘆,把它當成是一種折磨、壓迫、一件苦差事,倒不如敞開心扉,嘗試接受學習,將它看作一件樂事,懷一顆熱切的求知之心,細味知識,領略知識箇中的道理,感受當中無限的樂趣,喜歡學習亦不會覺得它煩厭,使自己樂在其中,享受學習過程帶給我們的幸福、奇妙和喜悅,頓時,我們猶如沐浴在知識的海洋裏,讓它沖走自己一切的迷惘、惆悵,輕輕洗滌我們的心靈,當我們真正學懂了,我們可以拍案大叫一句「原來如此,真是茅塞頓開!」然後來一個會心的微笑,這種滿足感,比買到一樣自己心愛的東西還要快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認同嗎?
歲月荏苒,人生匆匆,有些人為自己選擇了一條庸庸碌碌的路,不學無術,正如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到頭來,都不知道自己生存有何意義,真是可悲!有些人卻令自己有不凡的一生,最終能說一句:「今生無悔。」我們要讓人生繪畫出最美麗的彩虹,綻放出最燦爛的花朵,使她過得精彩、充實和快樂,就要為生活添上色彩,也就是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當你能真正做到「樂之者」,你就會發覺求知的過程不再孤單和痛苦,而是一件賞心樂事,它會帶你踏上成功的征途,讓你感受到人生滿希望!